时间:2024-11-13 来源:网络
我首先要感谢史会长的邀请,并向在座的各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天,作为一位与紫砂结缘的外来者,我愿在此分享一些个人的感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接纳与指导,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我发言的主题是“向紫砂泥土致敬”。作为一个北方女子,我与江苏这片土地的深厚渊源,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苏东坡有言:“此心安处是我乡。”对我而言,江苏不仅是一片地理上的土地,更是心灵的归宿。从小背诵的唐诗宋词,如“姑苏城外寒山寺”、“桂枝香金陵怀古”,让我对江苏心生向往,沉醉于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80年代,我迷上了昆曲,那悠扬的丝竹之音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背景音乐。90年代,我开始钟情于紫砂壶。每当品茶时,看到壶中的茶水,便不由自主地想起《牡丹亭》中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紫砂壶的魅力,让我无法自拔。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分享几点心得,请大家不吝赐教。
首先,我向紫砂泥土致敬,因为它是一把握在手心的乡土。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传统的农耕方式逐渐消失。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我们是否还记得乡土的根?费孝通先生曾说:“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我们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人。”宜兴、丁蜀镇的变迁,也让我们不禁思考:乡土还在吗?
我认为,对土地的情感,是对母亲的致敬。世界上许多伟大的民族,无论文化如何进步,都深深眷恋着泥土。例如秘鲁的巴查妈妈信仰,象征着大地的母亲。而我们中国人,是否还记得大地母亲的模样?现代生活的便捷,让我们逐渐远离了土地,忘记了庄稼的生长,忘记了四季的更迭。但紫砂壶,这把泥土的杰作,却让我们重新找回与土地的联系。它温暖而有温度,与人交流,让我们感受到泥土的呼吸。
其次,紫砂也是一种文化态度的载体。真正的哲学,是百姓日用之学,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紫砂,正是这样一种能化入人心、化入生活的文化载体。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那些看似朴素的紫砂壶,却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它们教会我们,真正的尊贵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生命的慈悲和对弱势群体的担当。
最后,紫砂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培育。在当下社会,喝茶已经变得有些功利和浮躁。斗茶、炫耀茶的价格,已经背离了喝茶的初衷。真正的喝茶,应该是一种平常心,是人在草木之间,借着一把泥土还原山林长风,从容不迫。紫砂壶,正是这样一种能让人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工具。它让我们学会滋养真自我,学会在寂寞中品味生活的美好。
因此,我要向紫砂泥土致敬。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找回与土地的联系,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希望我们都能珍惜这份来自泥土的馈赠,用心去感受它的温暖与美好。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