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王和俊,193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洋渚村,与泰斗顾景舟是同村人。
1955年,年仅16岁的王洪君就以优秀的全手工制壶技艺考入紫砂厂首届工艺美术班,被紫砂七老吴云根先生收入门下,成为入室弟子,习得高水准的花器造型技艺。
1955末,他的潜力被泰斗顾景舟先生发现,并破格收为入室弟子,这是顾景舟先生人生当中的第二个徒弟,那一年顾景舟先生40岁,而王洪君17岁!与大师兄徐汉棠,三师弟李昌鸿并称为“顾脉三杰”!1958年,王洪军从顾景舟班毕业,开始着手创建“宜兴陶瓷研究所,并成为首任研究所副所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紫砂传奇人物。为宜兴紫砂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9年王洪君出生于宜兴丁蜀镇,父母祖上都是制壶从业者,所以他从小到大最擅长的,就是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全手工制壶。
1955年紫砂七老吴云根先生发现了他的美术设计天赋,并将“云根六器”传授于他,也就是竹段竹鼓等工艺壶,同期还有一位师兄叫做范钦仁,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范家壶庄”的创始人,也是范伟群先生的父亲。他们二人并称为“竹器双骄”。
1956年顾景舟先生破格收他为人室弟子,在顾景舟弟子中排名第二,也称“顾脉王门”。
1960年宜兴陶研所正式成立,顾景舟先生为首任所长,徐汉棠王洪君为副所长,而王洪君所管辖的部门,就是鼎鼎大名的“花器徒工班”,朱可心为徒工班主任,蒋蓉为副主任,王洪君为部门主任。
1963年花器徒工班改名为紫砂工艺厂,成为宜兴紫砂的中流砥柱,当时的工艺厂阵容可谓豪华至极,由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王寅春等负责设计,由王洪君徐汉棠高海庚等负责出样品,再由周桂珍,曹婉芬,张红华,吕尧臣,顾绍培等负责制作,最后由任淦庭,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等负责刻绘,这些紫砂壶,也就是如今壶友们心心念念的“大师壶”,其价格大至百万到千万,每一把都是宜兴紫砂的传奇!
1991年在职工作30年的王洪君被调任为宜兴文化研究院主任,主力培养新生力量,其中就包含葛陶中,高振宇等大师,从1955拜师到如今,为宜兴紫砂奉献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