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7-09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 问:您觉得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计件制对紫砂工艺是有所促进呢?还是结果让艺人没有时间去追求精益求精?
答:这个呢?用我的经验告诉你,那个年代我们是非常苦的,很苦的年代。那个时代,粮食不够吃,兄弟姐妹多。希望有一个小孩子自己出去谋生,自己能够出去挣钱吃上饭,家长由此可以减轻一点负担。那是一天一顿米饭也吃不上的时候。
在这之前,紫砂的老艺人都是在民间,各家各户自己做活,我家做的是什么样的品种,我的爷爷做的再轮到我做,我做的传给我的子孙做,这个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工艺和技术秘密要保守。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那个时候解放以前的紫砂艺人,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基本上不会去创新,就是祖传的尺寸是什么他就怎么做。但是到1955年,应该是政府把这些老艺人,通过做了好多工作,使这些老艺人都到这个紫砂厂(蜀山合作社)去带徒,给他们很高的待遇,比如工资,他们一般比社会上的高多了,比如粮食配额,比一般的人要多,比如说休养,到无锡惠山。这批老艺人放下了后顾之忧的包袱,用不着技术保守,用不着去想“我的技术要留给我的儿子”。我们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和一批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师徒关系。那种深厚的关系,在其他行业也可能存在,但在我们宜兴紫砂界一直流传到现在还一直是认哪个老师带的。在那个时候,我们在技术上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也没有其它的各种各样社会上的引诱,就是一门心思的学技术。那个时候一天会学十几个小时。
问:对,我们在采访汪寅仙老师时她也提到以前学艺时每次自我批评,总是检讨自己在那里超时偷偷的学习。
答:你说的汪寅仙老师比我们还早一年学艺。我们那一年基本上是在陶瓷中学学理论、搞实践的那个过程。其实那个的年代,是有得也有失,那个学技术的过程,我的观点还是要那样,有好的老师教你,你自己也要勤奋好学。就是说学艺道路上的初级阶段,必须要有“量”的积累!
问:那么“量”积累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创新了呢?
答:扎实的基本功是前提,在熟悉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搞创新。创新并不是想入非非、张冠李戴。对吧?!要被大家承认。你设计的东西,要排在传统几千个品种里面不淘汰,这个确实是高水品的。另外一个呢,创新也好,传统也好,我深有体会的。你以为看到一个样子放在你的面前,你就是照着这个样子做,总归要比你设计创新容易,其实并不是!你仿它的形象,总会仿到几分像,但是整个的精神、气韵你达不到。古代传下来的一些作品,很粗犷,刀口啊什么的痕迹都暴露在那里,但是它非常的有精神,。你要仿的话呢,往往做出来的东西很生硬、别扭,达不到它的精、神、气。其实这和练书法有点类似。仿制古代的一件东西,要既能够把古人的精神表现出来,又加入自己的体会,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顾老曾专门眩光此给过匀教导,我也深有体会。仿古复制在自己的技术还是初级阶段时,对技艺的提高很有帮助,但要上升到“艺”的高度,就仿古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问:基本功主要指哪些要求呢?
答:做紫砂在一条起跑线上,谁都可以学,起跑时是同步的,后来呢,手巧的,他跑得可能快一点。手不巧的,他做不上,会哭,要换品种。起步以后,有的人基本上又快又好,有的人呢,快了不好,有的人呢,好了不快,各种各样的现象都有。这种现象会出现在三年五年内,这是吃紫砂饭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再上升一步,无论什么样的样品拿来给你做,你能做得很好。但如果你离开紫砂样品后就不会做紫砂器了,那你是不可能做出一件好东西的。能不能独立创作或起码是制作,得靠硬功夫。
问:创新包括工具吗?顾老不是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吗?葛陶中是最后在顾老身边的,据说是很完整的传承了顾老的工具,我们访问他时,看到他那里的确有很多很多的工具。
答:应该说在顾老晚年时,葛陶中与顾老在一起的时间不少。不过,我们的儿子和儿媳是顾老最后的“关门弟子”,因为他们要到日本去留学,那段时间,顾老身边只有葛陶中,那时顾老也不经常做了。应该说葛陶中在对紫砂泥性的认识等方面,是要比一般人多一点。葛陶中在顾老身边的时候,顾老也做过几个品种,如石瓢、供春、提璧壶等。
现在我再回到紫砂学艺这个问题上。在学艺初级阶段的时候,分那么几种情况:有的只能被淘汰,如手很笨,又不会做快,又不会做好,做的东西拿去验收,不合格。紫砂件不合格是全部不算帐的,一天要求做五件,他只能做两件,还做不好。这种人就只能改行,做其它的辅助工作。你做的作品,能做得很好,很完美,在这个过程中你好像是冒尖了,这就又进入了一个过程。像小孩子学走路,能抽掉拐杖,学到的东西就变成自己的了。在这个基础上,用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作品,这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丢传统,不丢紫砂的这种材质、这种功能的美、紫砂的传统形式,在这个基础上搞创新,才是一条比较成功的路子。
问:周老师,在您的感觉中,紫砂作为一个传统工艺和行业,在过去到底是如何的情况,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
答:说真的,在我的记忆中,紫砂发展的早期是很困难的,困难到有的艺人都吃不上饭,有人说:搪瓷杯、喝开水,紫砂是卖不出去的。当然那是解放前后那段日子。1963年的时候,紫砂厂关门三天,大家都不工作,就是让大家坐下来讨论上山、下乡、保传统三条路,那个时候是困难到不得不想办法、找出路。最后就剩下我们这个车间——朱可心、王寅春和吴云根三个班组——是保传统。其它的是转行,做骨灰盒、保温杯、啤酒杯、闹钟的外壳等等。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技术革新。高海庚就是抓这个工作,创新做那个双层的保温杯。紫砂本身的材质特点是不烫手,不沾水,做这双层杯子既热又不太烫,有利于保温,这个创新的成绩下来以后,好多人就做这种保温杯了。在文革的年代里,还做过毛主席的像章的。那段日子,在大家都吃不上饱饭的时候,有几个人能讲究紫砂、能用紫砂壶呢?连茶舍都关门了。“文化大革命”把紫砂列到封资修、优越阶层的奢侈品那个里面去了,那你说好的紫砂壶谁用得起,谁敢用啊?!
“文革”结束后,是不是紫砂业立即就发达起来了?
答:文化大革命以后,紫砂还是在做大众货,做花盆。做花盆的那个年代,高海庚去过日本,现在日本档案馆里还有他当年去日本的记录资料。他到日本去带回好多的小花盆,日本人的小花盆各式各样的很多,但都是上釉的,不及我们紫砂的透气性好。日本人的农技好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小勺子里面能长一棵树,一棵小石榴树,树上能结一颗小石榴。这种技术,我们现在也会了啊!它就需要那种透气性好的小花盆,尤其是做工精致、具有观赏价值的紫砂艺术品。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做了好多的紫砂小花盆。
再到以后就是台湾客人进来了,大概是1985年的时候。在这之前,1979年,香港的卢桂祥,他收藏了一批紫砂壶,是一个热心的爱好者,搞了香港的茶艺博物馆,在他的带领之下,香港人开始热心紫砂壶。台湾也是产茶的地方,蒋介石过去也没有少带咱们的传统文化去。台湾的人从香港再到大陆,这样紫砂壶就由中间的人炒到了台湾。那个时候香港人做得非常的好。大约是1978年,我们已开始实行A、B、C三套价,比如说僧帽壶,顾景舟的是A价,我做的就是B价,批量产的就是C价。是罗桂祥的商务公司导致了这个结果。台湾人能用到一把名人名壶,那是不得了的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啊!紫砂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好了那时高海庚被借调到陶瓷公司,大概有两年。大概是1978年,借过去的。为什么借过去呢?紫砂是陶瓷行业造型设计的,调到那个地方去当技术员,他是全厂领导这一层搞设计的。后来他回来就当了厂长。那时领导层还是非常重视紫砂技术的。以后这段时间紫砂厂就是重视培养人才,在专业技术方面提高,市场也慢慢的扩大了。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