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8 来源:紫砂之家
针对当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紫砂门”事件,本人认为有几个方面需要我们大家认真反思。
1,这次媒体所披露的化工壶、冒牌壶其实在宜兴早有市场了,不法商贩在明目张胆地销售且成泛滥之势。百姓见怪不怪,政府疏于管理,已病入膏肓了。这次曝光,对正常的守法从业者来说,应该认为既是坏事又是好事,必须规范这个市场。如果要靠消费者自己来明辨真伪这是很难做到的,几乎是一句空话。要知道,产品标准和行业监督是一个产品投放市场的首要保证,是政府的管理职能。这几年我们的职能部门到底管了些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此为反思之一。
2,市政府多年前曾宣布已控制紫砂矿的开采,甚至有封山的说法,这也是引发此事件的由头。人们不竟要问,矿都禁采了,山也封了,哪里来这么多的紫砂资源?而且市场上的紫砂壶到处是,销量也逐年在增多,就这一点,引起大众怀疑是自然而然的了。其实,许多紫砂业者在禁采令之前囤结砂料的事也很普遍,有的甚至存量巨大,这也是事实,但大部分消费者不了解这个情况尤其是外地消费者,从业者对外界宣传得也不够,给消费者和媒体造成怀疑提供了条件。所以,当年政府宣布禁采的做法不理智,至少是缺乏科学性。是反思之二。
3,宜兴紫砂作为宜兴的名片没有错,但紫砂产业给宜兴的GDP带来多少促进作用本人不敢恭维,紫砂行业对宜兴发展的贡献能有多大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疑点,试问,每年紫砂行业上交的税收是多少?肯定是少得可怜,而超级富翁在紫砂界却有一大群。这种靠祖宗的遗产富裕个别人的产业有不有我认为无所谓!这个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倒是值得后人来认真弘扬继承。是反思之三。
最后,本人坚决支持政府对紫砂行业进行的严厉整顿,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宜兴紫砂的健康稳定发展问题。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