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27 来源:紫砂之家
一、创新的基础在于继承传统
紫砂文化是一门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紫砂壶的创作是建立在紫砂历史之上的,在今天,有些人将现代陶艺技术运用其中,为紫砂创作赋予了时代气息。但是,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技艺的同时,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技艺手法。这是和紫砂的地域特点、独特的材质以及工艺手法密切相关的。
“宜兴茗壶”以紫砂土大小不同的砂粒制之。紫砂土含有天然矿物质,是由云母、石英、粘土和赤铁矿组成的聚合体。烧成后,表里不施釉彩,能够保持百分之二的吸水率和百分之五的气孔率,从而使得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附力,茶香容易被壶体收进,盖上既不夺茶的香气,又无熟汤气,使茶的色、香、味俱佳,虽在三伏天亦可隔夜不馊。更有奇者,紫砂壶经嗜茶者的长期把玩、抚摩,壶体愈加玉润古雅,这是其它陶瓷艺术所不能及的。泡了十年及至几十年的茶壶在壶体积了厚厚的茶垢,即使在壶内倒入沸水,也会发出淡淡的茶香。在氤氲的茶香中,透过紫砂的肌理,升腾着老茶客的气韵涵养,品一口馥郁的浓茶,这就是欣赏者与茶壶间最默契的情感交流。这些都源自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茶文化和壶文化,是现代机械制作的工艺品无法企及的灵魂所在。因此,脱离了对紫砂独特材质的把握,单一地创新,也许只是一件供人欣赏的陈设,且谈不上工艺品了。如果只追求现代美感,而在造型和技艺上抛开传统,将会变得不伦不类,失去紫砂本来的意义。对于今天从事紫砂壶艺术创作人来说,只有通过对紫砂传统的很好把握,不断汲取古技法的特点,并加以临摹学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才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正是无数前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才造就了紫砂壶辉煌的今天。
二、传统的延续就是创新
纵观紫砂历史,不难发现,这既是一部紫砂发展史,更是一部创新史。
据史考,宜兴紫砂创作始于北宋,盛于明清。1976年,宜兴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了大量北宋时期的紫砂陶残器,这些紫砂陶造型简朴,制法粗犷,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紫砂陶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紫砂壶兴旺成熟的典范时期。此时,名家辈出,壶式姿态万方。以董翰、赵梁、元畅、时鹏“四大家”所创“圆珠”、“莲房”、“六瓣圆囊”、“八瓣扁菊”和“高把提梁诸式”等壶式,时大彬、李仲芳、徐有泉“三大家“汉方”、“梅花”“八角”“葵花”“僧帽”、“天鹅”、“足节”等壶式最负盛名。他们一改古制法,改用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成型法,乃紫砂技艺上的一个飞跃。明末至清代为紫砂工艺的繁荣时期,此时的紫砂工艺向装饰纹样、花样图案造型发展。明末项圣思所作“桃杯”,以其制作技巧精细、结构纤密被誉为砂器瑰宝;康熙晚期陈鸣远的作品堪称这一阶段的代表;十九世纪早期陈鸿寿第一次把篆刻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施于壶上;清道光、咸丰年间,邵大亨开一代纤巧糜繁之风。至近代和现代,宜兴紫砂达到鼎盛时期。无论从泥料质地到工艺流程,还是从紫砂科研到流派创新都有新的发展,顾景舟的作品以线条流畅温顺、气势磅礴被誉为“壶艺泰斗”;近年来,书画艺术家刘海粟、唐云、韩美林、李可染等也都为紫砂作品自撰铭文,题诗作画,且自创新款,将紫砂艺术境界和文化层次有了新的升华。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