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又论宜兴紫砂起源

又论宜兴紫砂起源

时间:2014-04-24 来源:紫砂之家

    关于紫砂的起始,已经有大量的人说过谈过议过探讨过考证过。上一期“砂陶动态”报道了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无锡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已初步断定紫砂被有目的地使用应始于明中晚期。而关于紫砂起源的历史一般有两种说法:紫砂始于北宋或认为始于明代。我在这做一点鹦鹉学舌的工作再加上自己的想法。

  在北宋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在三十五卷《答宣城张主薄遗雅山茶次其韵》中有“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集》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诗句,苏东坡的诗中也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描写,还有宋人作《满庭芳 试茶词》云:“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从这些关于紫砂最早的文献中可见当时上流人士是非常喜欢“紫瓯”的。

作品:梅花三弄

  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丁蜀镇羊角山施工,发现了一座古窑址,从窑址堆积层中发现的北宋时期的乱砖以及众多早期紫砂残片、废器中,人们惊喜地发现了壶、罐两大类紫砂陶遗迹。茶壶的壶型大致分为高颈、短颈和提梁壶三类,呈天然紫红色。造型除了圆器外,还有六方形纯熟的镶接成型方法。壶嘴、壶把的粘接采用“铆钉法”,而且有一部分捏塑龙头造型的装饰手法,制作工艺已经具有明中晚期的特点。后经南京大学及南京博物院的考察鉴定,证实了宜兴紫砂宋代已有。《宜兴羊角山古窑址调查演示文稿》所下的结论为:“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

 

  镇江博物馆近年来在一座南宋古井里发现了两件紫砂壶。壶身、壶嘴、壶底用泥片捏成, 壶颈部留有刀削痕,壶身留有很明显的手捏痕,并且上半截还施了釉。据考证,认为是宋代酒壶。从用泥粗糙,制型朴素,比较古老看,在时代上可能早于南宋。

  蔡司沾《霁园丛话》云:“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孙高士即元朝隐士孙道明,松江华亭(今上海)人,其居名为“且吃茶处”。白下应该就是现在南京市白下区。南京、上海离宜兴相隔都不远,得紫砂器品应该容易的多,倘若元朝已经有人用紫砂壶(罐)泡茶,则紫砂起源于明代就不成立了。

  由顾景舟主编,1992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宜兴紫砂珍赏》页12中说道:“紫砂陶瓷艺术的创始,根据对一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顺便调侃一下:老版《济公》里看到一个员外强娶一女子(已被济公掉包)在房间里准备揭开红盖头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把紫砂壶。大家都知道济公的故事背景是放在南宋初期时候的,是不是该剧剧组的历史顾问也认为紫砂早在宋代就有了?!

  但是由于在明朝以前文献中,往往找不到确切关于紫砂的记述,于是有人提出异议:紫泥、紫瓯可能并非就是说的是紫砂。在当时福建省建瓯市(当时的建州府)盛产官茶却不多人知,而其邻县建阳县出产的黑瓷,却更少人知。在宋朝已经有茶官把建州好茶作为馈赠佳品,赠与相要好的朋友与上司。在赠送建州名茶的同时,还把黑瓷茶具一并相赠。猜测黑瓷即为紫瓯,但是这也只是猜测。毕竟黑瓷是属于瓷器,虽然古人在一些文章里会把黑与紫的概念分的不是很清,但是相比瓷器,陶制品更称得上“泥”与“瓯”。

 

作品:瓜蝶绵绵

  但是又有人从梅尧臣写《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又看出端倪了:该诗写于宋皇佑四年。皇佑三年五月间,梅尧臣由宣城乘船到汴京。九月十二日,五十多岁的尧臣奉命到学士院面试,通过考试,由仁宗赐同进士出身,仍改太常博士。皇佑四年正月里,尧臣到汴京东门外去看马遵,恰巧蔡襄也去了,蔡襄是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和尧臣、欧阳修都是极好朋友。蔡襄,庆历四年十月,以亲老为由,乞领乡郡。授右正言,直史馆,知福州。庆历七年,蔡襄自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在建茶务(建州建安郡)监造龙凤团茶十斤上贡,作《北苑十咏》。蔡襄寄茶给梅尧臣,应是其龙团茶,既然是团茶,则无需用茶壶来泡,在宋一代的饮茶诗文里,人们大都在推崇、赞美建盏,梅尧臣与蔡襄又都是好友,蔡襄寄茶给梅尧臣,梅尧臣不去赞美蔡襄寄来的茶,反而去赞美民间不出名的紫砂壶,这有可能吗?如果没有这种可能,“紫泥新品泛春华”就不存在是赞美紫砂茶具,因此也就不能作为砂壶北宋已有的依据。

  这个论调虽然说的有些道理,只是他说到“民间不出名的紫砂壶”其实内心已经承认了紫砂壶于北宋已经存在,只是因为还是“紫泥新品”还没流行开而已。

  那么会不会宋人所说的“紫瓯”是不是就是黑盏呢?宋代斗茶,贵重黑盏。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云︰“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蔡襄《茶录》云︰“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又及蔡襄《试茶 北苑十咏》︰“兔毫紫瓯新,蟹眠青泉煮”。《现代汉语词典》对瓯的注释为:盅子。盅子是陶制品。而且宋代茶盏,主要以瓷器为主,其它也有玻璃、金、银、铜等制成,看来说黑盏就是紫瓯也太过牵强。

 

  既然异议的本身也缺乏有效的证据来证明紫瓯不是紫砂,那么紫砂的起源于宋代是不是就铁定了呢?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开始有的,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阳羡茗壶系》是周高起在开启年间(1640年)写成的,书中写创始是金沙寺僧,正始是写的供春(龚春),都是明代的人物。《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这也说明紫砂的出现至少是在明代开始成为时尚的。清乾隆年间吴骞编《阳羡名陶录》、清光绪年间日本人奥玄宝《茗壶图录》、民国二十六年出版的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考》也都持此论认为紫砂起源于明代。1965年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壶是我国目前已知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紫砂壶,同出的有嘉靖十二年砖刻墓志,而羊角山出土的部分残器造型和工艺上都和宋代茶瓶相差甚远,却与此壶有许多相似之处。且羊角山出土的残器制作工艺也与宋代饮茶习惯不相符。唐代喝煮茶,宋代喝团茶,而到明代朱元璋下诏,罢造大小龙团,惟采茶芽以进。据《明会典》所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诏建中发贡上贡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茶芽以进,有司勿舆。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曰探春、先书、次春、紫笋。” 饮茶方式于是由煮、煎改变为泡茶。泡茶普及,也许才有了紫砂壶的兴起。

  而宜兴历史上烧制紫砂的目前只知道有羊角山和蜀山两处,蜀山是清代紫砂和均窑的生产中心,这次考古发现的20多座古窑址从明代一直延续到民国。根据目前考古的情况考古队认为宜兴紫砂源于明晚期,是有两处重要遗址。一处是龙窑遗址。此次发掘的是龙窑的尾段,长9米,宽1.6米。在窑的后方,堆积了七、八米高的陶器残片,地面上也散落着红、黑等颜色的壶嘴、壶把、壶盖以及花盆、灯台等陶瓷残片。在窑址东北方发现了明代堆积物,从青花瓷和铜钱等物品都显示这里是一片纯粹的明代遗迹。而在另一处废弃堆积层,目前他们已经在此发现了明代晚期的堆积,因此推测附近应该有明代龙窑旧址。考古队领队杭涛说这次考古发掘在废弃堆积层的最下层发现了部分紫砂陶片,其中壶嘴的形制和“铆接”制法、高领带鋬罐的口沿形制等与江苏金坛明代井内出土的明晚期的紫砂壶、罐造型上基本一致,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应是明代紫砂。杭涛还认为,仅凭北宋时期的乱砖就推断紫砂始于北宋不太科学,而且在宋元时期的墓葬中没有发现过与羊角山窑址发现的紫砂器相近的陶器。从这次考古发掘来看,可以初步断定紫砂被有目的地使用应始于明中晚期。

 

  一些媒体网站根据此次考古都认为破解了紫砂起源之谜,报道紫砂起源于明中晚期。其实这也只是初步断定而且也只是说有目的的使用,有目的的使用并不能代表起源。还有,如果考古队考古的古窑本身就是明代的,那么出土的必然很难出现宋代的东西。如果紫砂真的起源于明代,那么蔡司沾那把元代的壶做何解释?如果说宋人喝茶习惯与紫砂制作工艺是两个概念,那丁蜀一带的先民是不是饮茶的习惯又有别于当时大多数宋人呢,或者紫砂壶(罐)的使用本来的功能是用来烧水或者煎茶呢?虽然宋人的饮茶习俗以点茶为主,但是煎茶也广被饮用。即使宋元时期的墓葬未发现与羊角山窑址发现的紫砂器相近的陶器,那是不是当时宋人没有与紫砂一起下葬的习俗?也许宋代与明代之间的元代是紫砂的一个断层,由于是蒙古人统治中国,那时的汉人地位是很低的,汉人使用的紫砂壶在上流社会是不是不入流而只有像元朝初期孙道明这样的汉人隐士使用呢?还有元代的茶以散茶、末茶为主,且杂以米面、麦面、酥油,这种饮茶习俗显然脱离紫砂的使用功能,从而使紫砂从元代茶器的舞台慢慢消逝而从汉人统治的明代开始重生呢?总之,关于紫砂起源还是悬而未决没有完全下定论的。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