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4 来源:紫砂之家
豆碧泥称谓,出自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对天青泥及其夹支的描述中,但周高起原书中,将之称为浅黄泥:“……浅黄泥 陶现豆碧色”。为更形象地使读者理解,将其称为豆碧泥更好一些。与天青泥四个夹支描述的原则一样,周高起既描述了矿料特征,又描述了烧成后的效果。豆碧泥,矿料的颜色呈浅黄色。
但根据我个人的实践经验,周高起对天青泥及其夹支的介绍未尽详尽,但这是另一个专项研究课题,这里暂不展开。
地质构造
豆碧泥是天青泥的第三层夹支,埋藏于距地表15-20米。从地表,依次是3-4米的表土层、7-8米的黄石层、2米左右的小红泥(间或有少量朱泥)、1米左右的紫棕泥、0.5米的梨皮泥、0.3米的松花泥、0.1米的天青泥、0.25米的豆碧泥、0.2米的轻赭泥(下部还有何种泥料尚不得知)。
矿料特点
豆碧泥与天青泥和另外三个夹支不同,出矿时外表就为浅黄色(其他则出矿2、3个月后如果露天放置也会氧化呈淡黄色),断面呈青灰色,为砂性较重的砂质岩,牛肉块状。
大类归属
泥料特点
泥料较紫泥砂性重,较酥易爆,难成型。烧结温域较宽,烧结温度较高,在天青泥及其夹支中,是烧结温度最高的,1180度(2号标)初步烧结,颜色偏紫,1190度,开始呈青色,1200度,青绿色(豆碧色),1220度时,低熔点物质融化,出现“铁质”现象。
化学成分
SiO2 Al2O3 CaO TFe2O3 MgO K2O Na2O Ti
61.11% 27.25% 0.51% 3.72% 0.56% 2.63% 0.18% 0.0063925%
价值分析
适度烧结的豆碧泥呈色效果独特,颗粒感明显,透气性好,泡养富于变化,趋近古壶的风格。因其在第一本紫砂专著中有记述,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潜力。
假冒情况
现尚未发现与豆碧泥一致或相近的紫砂矿料,而且豆碧泥与天青泥一样储矿稀少,且前人不识,浪费较多。少数储存了该矿料的人尚未加工炼制泥料,故尚无假冒。造假指数:0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