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8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紫砂茶壶的历史,有比较可靠的形象资料可供参考紫砂壶的年代,至今也不过五百年左右。论紫砂的艺术性,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他陶瓷品类所无法相比的。
为什么一把小小的茶壶,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始终成为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乃至帝王公卿的喜爱之物?这与茶壶的本质很有关系,紫砂壶质地朴实、不浮不躁、含蓄内敛,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宣扬的“儒家”思想极其相似。品茶泡茶时,讲求的是心境,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思考,一种洗礼,一种回味,一种顿悟,这与禅宗思想又不谋而合。而壶容天下茶,历经火烤水泡,依然一团和气,终成清香四溢,超凡脱俗,这更是“佛家”的至高境界。如此看来,在儒、道、释为主流文化的中国,茶与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与标志。
宜兴紫砂起于北宋、盛于明清,以其独特的材质、浓郁的中华文化特征,卓越的实用功能而著称于世。宜兴紫砂茶壶的历史,有比较可靠的形象资料可供参考紫砂壶研究的年代,至今也不过五百年左右。而从宋中期到明代万历年间则是宜兴紫砂的初创期。由于紫砂泥料的特殊性能和紫砂壶的特殊成型工艺,使得紫砂壶的造型范围极为宽广,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款式,至少在千种以上。
宜兴丁蜀地区羊角山出土的宋代紫砂殊片,复原以后,可见有圆器、提梁和六方三种样式。前两种是前代其他陶器形制的继承和发展。六方器则是吸收了古代铜器、玉器的某些造型特点。自此以后,直到明代中期,除了偶尔发现一点有关紫砂的文字记载以外,并没有发现任何实物或图样,也没有留下制壶艺人的名字。明显的例子是:明朝弘治、正德年间宜兴有一位“金沙寺僧”,虽然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法号,但完全可以确认他是当时的制壶家。但未发现有实物流传。目前公认有实物流传的制壶家,最早是供春。他是金沙寺僧的学生。是“窍仿老僧心匠”的业余作家。传说中的供春壶,它的形态就像一个古树的瘿瘤,成不规则的椭圆形,壶身刻画有树瘿的肌理,属自然型作品,而历代艺人均有复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件供春壶,是宜兴著名乡贤储南强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于苏州古玩铺觅得。当时已缺壶盖。把脚处有“供春”二字篆书小款,成色古雅。经他多方调查,得知原为大收藏家吴大口藏物,进而认定是供春遗作。他非常高兴,即请近代制壶名家裴石民配制盖子。盖坯完成后,又请书画大师黄宾虹在“子口”圈壁作铭 刻,以记此雅事。
论紫砂的艺术性,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他陶瓷品类所无法相比的。
就其紫砂壶造型的形态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几何形,是根据方、圆、椭圆等几何形态变化而来的。第二类是筋纹型,是将花朵或果实的形态,加以图案画、规则化、组织变化成型。要求极其精确完美。第三是自然形,是根据自然界植物的枝干花果,或者动物,或者生活中常见的器物用具的形态,设计成壶,体现了紫砂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966年,南京中华门外大定坊油桥发掘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径墓葬,出土提梁紫砂壶一件,圆器,属几何型类。高17.7厘米,直径16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7厘米。此壶泥质较粗。提梁后支柱中段有一小孔,当是穿细绳扣牢壶盖子用的。这是目前发现的有绝对年代可考的仅有的一件明嘉靖遗物。时间大约距供春在金沙寺时稍后20年。早先紫砂壶的泥料,是属于比较粗的一类。这些,对我们认识鉴别早期紫砂产品的基本面貌,有极大地参考意义。
供春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制壶高手当推董翰、赵梁、元畅、石鹏四大家。董翰自创菱花式壶,已极为工巧。这是一种仿照菱花的四瓣,变形组成的八角形壶式。这种造型,可以在唐镜及宋碗中时常见到。菱花式壶的出现,对后来极为流行的筋纹型类的壶式,产生很大的影响。赵梁的作品,以提梁式居多。董翰作品的风格文巧,而其余三家的比较古拙。可惜已无实样流传。
另一位壶艺高手李茂林,擅制小圆式壶。这种小圆式,可能就是后来大批生产的专门用来品茶的“水平”壶的初创。可以看做宜兴紫砂壶已结束了初创时期。在这时期中,几何型、自然型、筋纹型三类作品均有。但传世作品,除吴径墓出土的一件提梁壶外,只能见到一些后人仿制的作品了。自此以后,宜兴紫砂陶对泥料选择,坯件制作和烧成工艺,都日益讲究,有了很大发展,开始了紫砂壶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时期。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