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1-10 来源:紫砂之家
近两年来,艺术品市场呈现出较为兴旺的景象,各地的拍卖行和文物商店都反映生意比往年好做。在人们将投资眼光转向艺术品市场时,如何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从而比较合理地制定自己的价格决策,在艺术品投资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投资艺术品在大势上是保值增值的,但具体到每个投资者以及具体到投资某件艺术品,也不是百战百胜的,何况投资艺术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避开风险?从经验来看,关键是要准确地出价。卖出艺术品要有一个合理的价位,不至于过高和过低;买进艺术品要有一个准确的出价,更不能过高。有的投资者只看到保值增值的一面,只听说“艺术品价值连城”,出价无度,高价购进艺术品,甚至多年以后仍不能原价出手,这就只能败走麦城,成为失败的艺术品投资人了。
在笔者以往的工作实践中,经常被人问道,齐白石的画多少钱一幅?或者说我家里藏的那幅齐白石的画能卖多少钱?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回答。准确地说,齐白石的作品其价格幅度是每幅数万元到450万元。目前在市场上,最简单的齐白石作品,前提也是真迹,每幅仅万把元。至于他的代表作,1994年在香港的拍卖会上,曾拍出一本册页450万港币。而具体到某件齐白石的作品,则要看是什么档次。齐白石一生所绘作品有一万余件,加上学生代笔、后人伪造,在市场上流通量不小。一般以题材而论,他的作品鱼虾类的最普通,花卉草虫则上一层,人物画价值较高,山水画得少,更为珍贵。但这又不是绝对的。换一个角度说,他的花鸟、人物、山水都有精心之作,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几十万、上百万的也不在少数。张大千的作品也是如此,《幽谷图》价格最高,在1992年香港苏富比拍出816万港币的天价,创现代画拍卖的纪录。而张大千一生勤奋,加上长寿,作品估计有数万件,他的应酬之作,也往往价仅三、两万元。举以上两个艺术大师作品的市场价,无非说明艺术品不是大工业的物质商品,价格千篇一律,而是具有很强的个性化。不仅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差异很大,而且同一个艺术家在不同时期或者同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差异也很大。
但也不能就此认为艺术品的价值无法把握。艺术品的价值有不确定的因素,反映在人们的价值判断上,一方面它有价值的客观性一面,也就是有必然性的因素可以被人们逐渐把握;另一方面它也有价值判断的主观性一面,也就是有偶然性的因素,比如受到购买者情感等方面的限制,影响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出价。
那末,在通常情况下,艺术品的价格受到哪些必然因素的影响呢?或者换一句话说,人们选购艺术品如何合理地出价呢?这种必然性要从艺术商品本身来分析:
●艺术品的真与伪是决定其价格高低的第一因素。
真伪是艺术品的主要销售前提。谁都知道由于代笔、临摹、伪制以及故意的伪造,目前艺术品市场鱼目混珠,真假难辨。艺术品有伪作夹杂其中,是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老问题和大问题。由于人类至今未研究出一种诸如照一照、量一量、验一验的科学方法来鉴定艺术品,所以不可能市场上尽是真品供人们来投资,面对真伪并存人们得做出选择。这里不说投资人如何练就火眼金睛来出价买货,而只说在鉴定专家指导下如何把握投资出价。首先对千真万确的真品要敢于出价。真的东西是艺术品的第一质量要求,肯定以后,不妨出价大胆一些。所谓千真万确,一是说流传有绪,历史上有详细记载;二是作品“开门见山”,俗称“自己在说话”。这两类艺术品比例很低,所以在拍卖会上竞标比较激烈;其次是质量很高但专家一般认为是假的艺术品,是不是毫无价值,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明清人仿宋元的,比如近现代一些大师仿前人的,东西虽不真,也已是有些年份,依然有欣赏价值,收藏价值,关键是出价。通常市场上以真品的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价买进,还是物有所值,绝不能谈假色变。第三类真假难辨,或基本上是真的,则最是讨厌和麻烦,全看买家自己相信哪位专家,或是相信自己的眼力。对这类艺术品,习惯上买卖双方通常以通行价的八成成交。所以,没有十分把握,出价应留有余地。
投资艺术品并不是买真不买假这么简单。初入市者通常如此,老练的收藏家则往往是把握价位,而不全注意于真伪。真的太贵也可以放弃,假货有价值也低价吸纳,而对人人以为是假货而实质上是真的则更是喜形于心地悄然买下,俗称“吃仙丹”。
●艺术品的名家与非名家是决定其价格高低的第二因素。
艺术品的数量极多,以中国为例,古往今来艺术家、工艺师不计其数,存量浩如烟海,但真正有地位的,是那些有很高艺术创作能力的大师、名家的作品。名家与非名家,是衡量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的重要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投资艺术品就是投资名家的作品。大师、大名家、中名家、小名家是目前中国书画市场的四种价格等级,差别巨大。至于无名之辈,一般处在家庭布置画的阶段或一般民众的礼品画档次,不入收藏行列。1994年上海朵云轩拍卖会成交价格排名前10位的作品,分别为张大千2件,齐白石2件,吴昌硕1件,徐悲鸿1件,黄宾虹1件,任伯年1件,李可染1件,傅抱石1件,可见高价位的都是大师级画家的作品。同年春季北京嘉德公司拍卖会成交的前10件作品,依次为齐白石4件、张大千2件,康有为1件,张善孑子1件,徐悲鸿1件,吴湖帆1件。这也足见高价位的艺术品总是大名家的无疑。在海外的油画拍卖市场上,雷诺阿的《红磨坊街的舞会》成交7810万美元,《没有胡子的艺术家肖像》成交7100万美元,毕加索的名画《魔镜》拍卖价为2220万美元,另一幅《LesNocesdePierette》成交5189万美元,也不是偶然的。
由此可见,艺术品是以有名和无名、名气大还是名气小来分别价值的。买卖艺术一定要掌握这个基本要领。一般名人的作品不会便宜,而便宜的也往往是非名家、小名家的。虽然也有些美术批评家和投资者对此颇为不平,有意炒作新人,哄抬小名家的作品,但实际上并不为市场所接受。日渐看涨和主导市场的,依然是大师、大名家的作品。虽然买进比较贵,但从这20年的情形看,投资回报率仍是最可观的。
●艺术品的精品与非精品是决定其价格高低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精品与非精品往往是同一位艺术家创作的不同作品的分界,而名家与非名家是不同艺术家之间的分界。两者所指不同。艺术家尤其是中国书画家,一生作品往往在数千件、上万件之间,程式化的作品多,花心血精心制作的少。所以买名家的作品也要分清买他什么样的作品以及出什么价。分不清这一点,投资也会失误。
以字面理解,精品就是精心之作,是鸿篇巨构,是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前些年拍卖会出现的《丽人行》是傅抱石的精品,拍到近千万的高价;朵云轩的《华岩集联三百首》是弘一法师的代表作,高达150万元;2000年秋朵云轩所拍
卖的郑板桥《竹石图》也不可多见,拍价高达175万元;朵云轩藏本《山水十二幅册页》拍出220万的好价,创吴湖帆作品的新纪录,也是因为其精绝无比。与精品相对的是画家们的应酬之作,它们在大部分画家的作品中占一个比较大的量,有名无实,并不能卖出大价钱,所以流通中争抢不凶,价格比较低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能反映画家们日常水平并有基本价值的作品,一般价位持中,比较稳定,也是大部分投资者应该着力研究和投资的。以齐白石为例,这类作品的价格一般在10-20万左右;以傅抱石为例,在20-30万之间;以张大千为例,在15-30万之间;以吴湖帆为例,在20-30万之间;以黄宾虹为例,总也达10万左右。总之,这个档次的大师作品,价格一般不少于10万。2000年秋,上海朵云轩拍卖徐悲鸿的《猫》图,价格达35万元,作品普通,但是大师画给徐志摩的,有上款为证,所以比同类的价高也属正常。明白了名家作品的基本分类,对拍卖会上为什么有的创高价、有的流标,就会有一种理性的分析。据此去研究艺术品投资,就不会有很大失误。
至于如何识别精品、应酬之作和标准品(姑且起个名),则全凭自己另行研究每个艺术家的个性、作品,多看多学,除此别无他途。
●艺术品的少与多是决定其价格高低的第四个重要因素。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在艺术品交易中更是如此。稀少和精品也有交叉关系,但稀少更突出了一件作品的少和绝,未必是其艺术性如何精妙和高超。艺术品价值的这一特点,既反映了艺术品尤其是文物类艺术品的稀缺性特点,也解释了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某些稀少艺术品价格暴涨的原因。有些东西在当时并不少见,只是流传有年,大多湮没,只剩下几件甚而成为绝品,故而珍贵。如世界上最早发售的英国黑便士邮票,当时数量不少,但年长日久,存者无几,其中一枚于1991年在英国拍出240万美元的高价。近些年在伦敦、纽约以及中国香港特区的拍卖市场上,中国的瓷器时常拍出惊人价格,也是与其存量有关。2000年秋季,上海敬华拍卖会上推出的《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估价450~550万元,几经拼抢,以968万元成交。分析其中缘由,也是因为这件物品是全世界仅存的几件之一。瓷器即使是官窑(皇帝称官家,官窑系专为皇家烧制瓷具)生产,在当时也有相当
数量,只是瓷器不便携带和保存,随着战乱、灾害、使用中摔坏等人为和自然破坏,存量日渐稀少,故而逐渐形成以数量为筹码的价格阶梯。在同等的质量标准下,愈少价愈高。
这个道理不仅适宜对文物的分析,而且对当代在世艺术家的创作也同样适用。有的画家绘画又多又快,对自己在市场上流通的艺术品毫无控制,以致供过于求,其作品的市场价格不会看好;而有的艺术家对自己的创作数量有所控制,质量关又把得比较严,一般价格就比较稳定。
根据这个原理,投资艺术品必然要了解你所要购进的艺术品的数量,并据此决定自己的出价。收藏艺术品是一项比较长期的投资,也应收藏存量少的那一类方能保值增值。近几年,我国的邮票市场价格一泻千里,完全是因为无节制地复印纪念邮票,供过于求造成价格崩塌。而傅抱石的中国画为何在当代价格居高不下,成为人们的投资热点,除了作品的艺术成就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存世作品很少。
●艺术品保存完好与有缺损的有很大的价格差,这是影响艺术品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
经营艺术品的行家常以“真、精、新”评价好货色,这里的“新”不是指新制作的艺术品,而是指流传有年的艺术品依然灿烂如新,这是艺术品价值的重要体现。我们把握其价格,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品相决定了卖相。通常意义上的保存是否完好,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完整与不完整。比如有的书法或绘画,是四屏条、八屏条或者十二屏条的,如果是完整的,价格很高,而有的缺了一、两件,价格要大打折扣。二是完好与不完好。有的艺术品,比如砚石、瓷器、雕刻本来艺术性不错,但破碎修补过的,或者缺损了难以修复,也是大掉身价。三是污损造成的损害。尤为常见的是中国书画,因为保存失当造成霉变、污损,无法洗尽,也是令人十分遗憾。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交易艺术品时,如果自己手中的艺术品破损、污损严重,就不要敝帚自珍,舍不得抛掉,更不能高价钓鱼了;而买进艺术品时,则尽可能购买保存完好的,即使价格贵些,也比守着一堆破损的艺术品为好。
●艺术品玩赏性强与弱是决定其价格高低的第六因素。一般来说,玩赏性强的艺术品价格比弱的要高。
艺术品在功能上主要体现为欣赏性,具体又分为玩赏和观赏。有的艺术品在学术上、艺术上的价值很高,但在艺术品市场内的交易价并不高,通俗地说主要是不可爱、不好玩,玩赏性、观赏性不强。笔者前几年亲见一幅清代尹秉绶的书法横匾上书“长生长乐之居”六个字,拍出了22万元的高价,这是因为挂在居家的厅堂里句意很适宜,观赏性强,令人愉悦。有些精雕细刻、质地又佳的玉器,虽小但置于手中把玩意趣无穷,也是拍卖场上的抢手货。90年代台湾地区掀起一股紫砂壶的收藏热,一些名家制作的小壶常以十几万、几十万港币成交,也是因为这些壶制作精巧,一把在手,与朋友坐而论道、品茗,意趣无限。即便是绘画这一平面作品,也有欣赏性强弱之分,有些题材难得,或构思奇特,也会使作品耐看,令人爱不释手。我们买卖艺术品,不要忘记了这一视角。玩赏性强的艺术品既能实现高回报的投资,也能陪伴着你,使你生活更有气息。
以上从艺术品自身的特点来分析它的价格构成或者因素。这是一种比较必然的因素。因为谁都不怀疑真品比伪品、名品比非名品、精品比应酬之作等等价格来得更高些。但是买卖艺术品时千万不能盲人摸象,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例如只要名家的都好,不看真与假,也不看其他因素,这也就违反了笔者写作的本意了;反之,也不能求全责备。其实以上六个条件都一流的艺术品几乎少之又少,即使有,其中大部分也已进了国家博物馆,绝迹流通,投资艺术品的人若拿了以上六把尺去找东西,实在也是枉费心机。以笔者而论,能在市场里找到符合两到三个条件的艺术品就算运气了,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日积月累,也会收到一批不错的东西,实现自己成功的投资,使买进的东西物有所值,同时在价格策略上不致于失误或失误太多。(作者现任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