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05 来源:紫砂之家
前些日子,友人送来一本泼散着诗韵清香的《蒋建军紫砂艺术》集。起初只是随便翻阅,猎取其精华,欣赏而已。然而,满园春色关不住,美不胜收扑面来!我被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名叫蒋建军的这位年轻工艺师精湛的制壶技艺所折服,尤其在方器的创作上。一把“砖方壶”,是全书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范曾铭,谭泉海刻,蒋建军制,三种艺术力量凝聚成了这把“砖方”。它集合了紫砂艺术形态、雕工、丹青装饰等诸多之美。方器造型的轮廓分明,刚柔兼济,名家的壶上书画,更平添了紫砂壶的丰富内蕴。
从“砖方”壶开始,我不由得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年轻的工艺美术师,不觉全然刮目。一个年纪轻轻的紫砂艺术家,对做壶说壶竟然有如此独到的实践功力和眼光,在紫砂艺林中自在云游,他自得其乐;在各种器型之间转换,他游刃有余。被中南海紫光阁永久收藏的“狮瑞壶”,以雕塑狮子作钮,壶身饰以三线,韵律感十足,三足鼎力,阔口嵌盖,具有极佳的实用性。蒋建军总是善于将精雕细琢的小装饰应用于壶身上,“狮瑞壶”外,更有“吉龙如意壶”、“汉风壶”、“天之骄子壶”、“环龙线圆壶”等等。这些或多或少的局部小装饰,备添壶之情趣。
仔细揣摩蒋建军的作品,发觉这是一个不一般的年轻人,是一位靠实力说话的陶艺家。近些年来,年轻人从事紫砂工艺者甚众,入门之前,老老实实潜下去,悉心攻读有关紫砂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人却寥寥无几。我问过几个做过几年紫砂壶的青年,什么叫紫砂泥?有的愕然,有的乱套,有的是人云亦云:富贵土,五色泥,紫砂泥究竟是什么泥?恐怕在这一辈的从艺人里,知者甚少!“紫砂茶壶行情看好!”那种急功近利式的就业观,“扭曲”了一大批青年的从艺方向。他们虽不是眼高手低、目光短浅的下里巴人,却也不是蒋建军那样,能把就业和从艺的概念分得清清楚楚。就业是学一门行当,混口饭吃;从艺是追求艺术,有攀登巅峰的雄心壮志!蒋建军告诫自己,要“做有心人,为艺术完美一生!”这就是蒋建军的艺术追求!正因如此,蒋建军的壶艺作品总是透着严谨,透着真诚。
蒋建军在紫砂艺术的实践中,逐渐悟出紫砂原料与工艺相辅相成的关联。他有一段精辟的见解:由于紫砂原料的可塑性好,紫砂陶的成型工艺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合理的手工制作技法。一般从处理泥料到坯件成型的全过程,均由同一人制作完成。因此一件作品的工艺质量、艺术价值的高低,都取决于设计制作者的技术水平、艺术素养、操作技术的熟练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等。毋须讳言,看似简单的“经验谈”,实质里,已蕴藏了蒋建军艺术历程中的艰辛和跋涉,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心路历程。这是蒋建军从第一次坐在泥凳前开始徒步艺林以来,孜孜不倦地为开辟一个完美的艺术人生的开端。有了这个良好开端,才有他从艺继往开来的锦绣前程。
蒋建军制壶所用的泥料都是由他精挑细选的优质上等泥料。如“狮瑞壶”就以珍贵的黄金段泥为料,“吉龙如意”、“天之骄子”等壶采用优质清水泥为料,“六方梨形壶”则采用本山绿泥制作。可以说,蒋建军的每一把壶,由粗到细,从简到繁,对于任何一处的把握,都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这种精神实在让人钦佩。
我们说,一个艺术家,能把壶做好,关键在于他具有“思想大于形象”的潜质。“创作构思来源于生活的感受和启示,需要长期地深入生活,不单用眼睛看,更需要用心灵去体会,去揭开覆盖在生活现象上的面纱。同时,还得注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受。这样,才能使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高度概括某个生活现象,升华为艺术作品”。既是实践者又是评论家,在实践中产生质的飞跃,这就是蒋建军年纪轻轻而能够颇有成就的原因所在。能有如此真知灼见的阅历和心得,完全是出于“就业”还是“从艺”的不同的出发点。蒋建军的从艺经历,启示我们,紫砂工艺和一切艺术一样,不是金钱的积累,而是心血的凝炼。艺术的道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高峰上不畏艰险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紫砂工艺的成就,还是应该像蒋建军那样,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端坐在泥凳前,潜心制作,正如江苏省工艺大师毛国强先生在集册中的题词那样:天道酬勤。天才也是从勤奋中走来的。
紫砂工艺是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化载体,是从艺者陶冶情操、修生养性的乐园。蒋建军对紫砂工艺之美的感受,有他切身的体会:美就美在古典大方、朴实无华;美就美在自然素淡,原始雅致;美就美在实用把玩,简洁明了……或粗朴、或精致、或端重、或隽永、或灵秀、或精巧!只有在心与眼的发现中、领悟中、体验中,才能有更深层次的艺术感受。
一切艺术一定能在有心人的勤奋中升华……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