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18 来源:紫砂之家
(三)不啻掌珠:把玩
《阳羡茗壶系》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型趋小,增加了紫砂壶的把玩性。
当时有这样一个故事:时大彬初学时喜做大壶,后游历娄东,结识著名文人陈继儒与琅琊、太原诸公,这些精通茶味事的大茶人,均以为“茶壶以小为美……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定,太迟则已过。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大约及半升,是为适可,独自斟酌,愈小愈经”。高级茶家的谈论,给时大彬极大的启发,促使他突破了供春壶的藩篱,开始制作适合当时饮茶方式和文人趣味的小茶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石大彬的变化,让紫砂壶更加符合文人的美学趣味,因此当时就有了“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宫中艳说大彬壶”这些推崇的诗句。以后徐友泉诸家,更向这一方面推进,“盈尺兮丰隆”转而“径寸而平柢”。明末清初的陈子畦、惠孟臣都是“各擅胜场”的名手。惠孟臣专门制造小圆壶,这就是后世喝工夫茶的用水平壶的前身,孟臣壶也成为小壶的代名词。
小茶壶适合在手中把玩,显得特别可爱,而且紫砂壶使用越久,器身会因抚摸擦拭,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黯然之光,入可见鉴。”
明紫砂工艺的逐渐成熟也提高了紫砂壶的欣赏把玩功能。在成型工艺方面,由供春的“斫木为模”的成型法和拍打成型法到时大彬的“片筑法”,这种方法能充分把紫砂的肌理效果和砂感表现出来,而且用这种方法做出的壶时间用越久,就越光泽,让人爱不释手。烧制技术也有所创新,李茂林首创匣钵套装壶入窑,烧成后壶色光润,无裸胎露烧所产生的瑕疵。此外,紫砂艺人对泥料的选择也越来越讲究,他们从本山甲泥中选出紫泥、红泥、绿泥等,并且掌握各种不同泥料的配置方法,用几种不同色泽的泥料相互配合,通过不同的配比,或者掺以钢砂、泥砂,使色泽变化更加丰富,达到妙色天错,移人心目的效果。
(四)珠联璧合:刻绘
清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一位文人陈鸿寿(曼生),他与制壶艺人杨彭年等人合作,设计制作了却月、横云、合欢、饮虹、井栏等壶型(后人称为‘曼生十八式’),又邀文人好友为之绘画、刻文,使得紫砂壶成为高雅的陶艺作品,把艺人和文人合作的风气推到了极致。另外紫砂艺人杨彭年做壶,或由书画名家设计,或由书画名家题词,或由书画名家镌铭,或由书画名家定壶,“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乃具天然之致”,造壶风格质朴简练,融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壶,将壶艺、品茗和风雅情趣融为一体,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壶艺的渐趋成熟,堪称“珠联璧合”。紫砂壶原本只是一件喝茶用具,因文人和艺人的合作,演变为融陶文化、茶文化以及诗文、书画、篆刻等等诸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一体的,极具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的高雅之品。
可以说,曼生让紫砂真正进入了文人壶时代。文人的参与改变了陶手们做壶的方向,提升了陶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是直接把华夏文明的要素融入紫砂。主流文化元素的进入,使紫砂价值倍增,一些书画高手也因作品刻绘紫砂壶得以名扬天下,可以说二者是相互辉映。此后的调鼎、子冶、伯年、松溪、淦亭、北岩、少亭、石泉诸家,都让紫砂与主流文化元素的结合趋于完美。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