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11 来源:紫砂之家
倪顺生是清末民初制壶大家俞国良的第三代传人,作品以花器见长。瓜果梨桃、花鸟鱼虫都在他的手下变成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紫砂作品。他制作的梅花类茶壶,千姿百态,尽显造化神功,享有“天下第一梅”之誉。
把紫砂壶制作成活灵活现的茄子、佛手、石榴、松树、柏树、葡萄、梅 花……是“锡山俞传”第三代传人倪顺生老爷子的拿手绝活儿。他与“锡山俞传”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那时,制壶名家俞国良凭着精湛的技艺蜚声海内外, 其制作的“四方传炉壶”获得过1932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堪称一代大师。1939年俞国良辞世后,其手艺并末失传,而是传给了他的养女邵宝琴,邵 宝琴就是倪顺生的母亲。
生长在这样一个与紫砂颇有渊源的家庭,倪顺生从小就掌握了打泥片、打泥条等基本技法,常常是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拿起泥凳,帮父母做活儿,就这样日复一日 地锻炼,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7岁的时候,倪顺生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陶艺泰斗朱可心学艺,对光器、花器、筋纹器的制作技法都有深入的研究。因为他勤勉好 学,深得朱可心的喜爱。
倪顺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之美,将之运用到创作当中,其作品以花器见长,瓜果梨桃、花鸟鱼虫都在他的手下变成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紫砂作品。他制作的 梅花类茶壶,千姿百态,尽显造化神功。他深得朱可心的“大报春壶”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对梅花的花瓣做了改进,以浮雕的形式体现了梅花的立体美感,享有“天 下第一梅”之誉。
为了使自己的作品题材更丰富,倪顺生经常借旅游的机会采风。因为用心细致,他可以观察到生活中更多富有美的事物,以及一件事物的多个方面。一枝一叶,某个 树干,或是树疤,都能够激发他的灵感。在他的创作中,无论是茄子、石榴、佛手,还是松树、柏树、葡萄和梅花,单一题材的一系列作品,没有两件是完全相同 的。他认为,艺术家的灵感是不同的,所以也不会有形态雷同的作品问世。
因为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再加上精湛的手工艺,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倪顺生的名字就在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叫响。他的“色泥象形杯”被中南海紫光阁收 藏,20只杯子形态各异,每一只都有不同的色彩,美轮美奂;题材也丰富多样,有茄子、佛手、石榴、松树、柏树、葡萄、梅花等等。倪顺生为配制20种不同颜 色的泥料,经过了上千次试验,历时3年之久。而众多名家的题刻,也使倪顺生的紫砂作品意蕴深厚,形意相容。
在这么多年的创作中,倪顺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风格,创作了许多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他在继承紫砂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致力于使作品的神韵和实用性兼二为 一,以达到人们喜闻乐见。在艺术实践中,他遵循“外饰造化、中得心源”,注重观察事物的形态和特点,运用艺术夸张取舍,掌握造壶的变化规律。并尝试调制各 种五彩泥色,用以表现各类植物、草虫,作品无不明晰亲切动人,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平凡之作充满活力。其代表作红泥蜂菊壶、墨绿泥枫叶夏乐壶、花色泥 树桩壶、青椒茶具等也都深受藏家好评。
现在已经70多岁的倪顺生仍然致力于紫砂创作,并密切地关注紫砂的发展现状。他意味深长地告诫紫砂从业者,创作一件好的作品,一定要靠“手”和“脑”,而不能单凭“口”,好的思想加上精湛的技艺才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本版文字 商报记者 原琳 米丽珊
生于江苏宜兴紫砂陶艺世家,1955年随父母进入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成为第一批紫砂艺徒,随名大师朱可心习艺。长年致力于创立 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花塑器茗壶,成果斐然。作品以大自然的松柏、梅、桃等树枝花果塑造壶形、点缀以小昆虫为装饰,情趣盎然,其题材鲜明。多次参加国内外各 种大型工艺美术展览活动,屡获大奖。
俞氏传人
倪建军
1967年生于江苏宜兴,是俞国良的第四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倪顺生学习制壶技艺,传承了父亲的制壶风格。1993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专业培训, 作品以花器见长,对光器、筋纹器也颇有研究。擅长将大自然中的瓜果花鸟等事物体现到作品当中,其以梅、松、竹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或清新喜人、或质朴无华, 无不巧夺天工,深受藏家喜爱。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