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15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的紫砂壶制作,在注重实用性的背景,包括制作者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就这样形成了一套规则:制作者需要从头到尾个人完成一把壶;好壶的技术细节要求尽善尽美;而壶的线条和造型需要遵循传统——不到火候的新造型完全没人问津;而壶的气质一定要雄厚大方,和几百年流传的气质毫无区别,一般说法是,花哨的东西不耐看。
这种制作规程,使得宜兴的紫砂制作在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成为一个个小手工业的作坊。再怎么出名的大师,也没有说开设工厂批量生产紫砂壶的,越优秀的制作者越限制产量,一个工艺美术大师要是一年做上百个作品,还有那种广告上经常出现的限量几千套的说法,在宜兴真正埋头做活的紫砂壶界,基本上是笑谈。
李昌鸿夫妇和他的4个子女全部从事紫砂壶制作,可是他们的公司也只是一幢小楼,没有规模而言,他的妻子、江苏省的工艺美术大师沈遽华在那里制作,70多岁的老太太也是顾景舟的徒弟,她说自己现在每天不停地工作,因为订她的壶的人实在太多,可是,每个月的产量也仅仅是四到五把。
看她工作,实在需要耐心,老太太在做一把壶的壶盖,这把壶名字叫“华贵壶”,是她和丈夫50多岁的时候设计出来的样式,尽管一辈子已经做过多把同样的壶了,现在的制作还是很细致。一个盖钮,已经做了三天,还是没有完工。那盖钮一天仔细地修下来,可是老太太还是怎么看都不满意,于是放在保持湿润的槽缸中,第二天拿出来再做。“要多少天才能做完?”“不一定,我师傅教育我们,一天要能做十把,但是也要十天才做一把。”
到了最后,一把好壶不再讲究细节的完美了,而是讲究气质,这种气质,不到一定的火候,怎么也不能做好。沈遽华说,她算是同代人出活比较多的,很多人,现在一年只做几把壶,号称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最有精气神的东西,也就是因为这样,好的作品的价格才逐年攀升。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