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2-13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矿土俗称生泥形似块状岩石,矿土开采后须经数年露天堆放,风霜雨雪,待其风化,松散成小颗粒方可开始加工使用。紫砂矿土大约要开采千吨陶土方能得1吨左右紫砂泥,须经人工精选,剔除矿土中的老块、夹石、废土和较明显的含硫、含铁物质,然后由矿土机械粉碎呈粉末状,并视产品的大小再选用适当的筛孔过筛(筛孔有60目、40目、32目和24目),加水练成块状,经人工锤炼或真空炼泥机压炼,排除泥中空气,放置数月方可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紫泥生成于甲泥矿层的夹层之中,因其产量多而成为大宗。可见紫砂壶(器)的原料所取珍贵。加上制作的精美,更是提升了紫砂工艺品的价值。
红泥类
俗称“朱泥”、“朱砂泥”、“石黄泥”。因其成陶后,色是“朱砂红”故名。产于宜兴任墅赵庄山嫩泥矿层底部,质坚如石,其含铁量高,产品甚稀。矿土外观呈砖红色,是以黏土为主的粉砂岩土,可单独成陶。红泥收缩率大,烧成温度在1080℃左右,常制作小件器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此种红泥甚缺,即改用川埠红泥加嫩泥替代,矿土呈土黄色,石质坚硬,成陶与其相似。80年代以洑东红泥制壶,其玻璃相重,烧成温度在1050℃左右,成陶后呈朱红色。
其他泥类
自明至今,泥色种种变异,妙出心裁,取其本土,山灵腠络陶冶变化。
◆石黄:呈卵状,外壳铁质褐黄色,甲核似鸡蛋黄,粉状细腻,含铁量甚高。加入紫泥,成陶后色紫若葡萄。加入天青泥,呈深古色。加入红泥成大红袍泥。
◆白泥:呈白色,微泛绿,成陶后呈白色,出产于宜兴大潮山(洑东)原为日用陶瓷所用原料,取其精细之泥为基料,加入金属氧化物后制成各种色泥。
◆土膏:呈骨状,其含铁量高,陶成后呈黑色颗粒,可掺入紫砂泥中,作天星泥。
◆嫩泥:呈砖红色,原为日用陶瓷所用原料,掺入紫砂中增加可塑性和降低烧结温度,如取其精细之泥可作辅助原料。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