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旧时繁华热闹的“紫砂一条街”

旧时繁华热闹的“紫砂一条街”

时间:2015-04-20 来源:紫砂之家

   81岁的吴树林搬离古南街有些年头了,不过他还是会隔三差五回来看看,跟老街坊们话话家常。位于宜兴丁蜀镇的古南街,如今依然是百余年前的旧模样,南临蠡河、北依蜀山。3月底的一个晴日午后,在吴树林和郭荣君两位“老土著”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古南街找寻昔日“紫砂一条街”的喧嚣繁华,以及发生在这里的故事、留存于此的乡愁。

  一公里老街,过半住户做紫砂生意

  艳阳天,古南街的起点处是一片油菜花田,配合着隐隐若现的粉墙黛瓦房,像一幅画。古南街长约一公里,目前保存完好的老街有370多米,宽大概在2.4米到3.4米,地面均以长1.5米左右的天紫石铺砌。说起天紫石,至今依然居住在古南街的郭荣君甚是骄傲:“天紫石比花岗石好上几倍。到了下雨天,这石头上湿漉漉的,特别有意境。”据悉,这条天紫石路已有100多年历史,至今完好无损。

  老街不宽,两边大都是二层小楼,楼下层沿街设长条木板拼门,楼上层是雕花短格。每家每户紧紧挨着,中间没有空隙。“明清时期,这里是宜兴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过半的住户从事紫砂生产和经营。他们利用自己的住屋,后屋为制作生产坊,临街前屋则摆起货架设店经营。”旧时繁华如今化作一块块挂在房屋外墙上的匾牌,上面写着“某某某紫砂陶器店旧址”。早年就在紫砂工艺厂上班的吴树林介绍,随着时代变迁,古南街现在90%的住户都是外地人了,不过他们中不少也还是从事着紫砂生意。

  一条蠡河,古南街古北街两番景象

 

  古南街临河,对面是古北街。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水运是商品流通的最佳方式,古南街和古北街居民们的紫砂生意因为蠡河欣欣向荣。郭荣君说,蠡河通往浙江、上海、苏州,宜兴紫砂就顺着这条水路去往这些地方,名气越来越大。“古北街已经拆迁重建过了。”吴树林指着对面的现代化建筑说了句“可惜”。同样可惜的是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蜀山大桥”,如今它也只剩下连接两岸的几层天紫石台阶和桥洞处的两副对联还是“老古董”,桥身则因为要加大通运量而已经重新加高拓宽过了。“不霁何虹天倩娲皇来补石,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宣歙溯来源两岸静涵荆水绿,浙湖通要道一弓长抱蜀山青。”蜀山大桥的两副对联,吴树林用宜兴话背得很顺溜,他说把古南街、古北街历史文化地理的精华都浓缩进去了。

  郭荣君今年68岁了,土生土长于古南街,至今依然和老伴住在这里。“现在住在这里的基本就是老人和外来租户。我们老了,古南街也老了,恐怕没有哪个年轻人还愿意住在这样的破房子中了吧。”郭荣君望着对面的古北街,露出一瞬间纠结的表情。

  一脉相承,活态保护让老街获新生

  蜀山古南街是宜兴紫砂的发祥地,也是明中晚期至上世纪60年代宜兴紫砂的生产和销售中心。古南街至今尚有许多旧时遗迹,最为著名的就是顾景舟故居。说是故居,其实顾景舟只是在古南街的这间小房子里住过一段时日,完成了好几个天才的创作。眼前的顾景舟故居破败得厉害,据吴树林和郭荣君说,这房子已经列入保护并正在制定可行的修缮计划。除了最有名的顾景舟故居,吴云根、任淦庭朱可心、徐秀堂等紫砂名家大师也都在古南街居住过、创作过。2012年,古南街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示范基地,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受聘主持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运作。

 

  75岁的许杏生是吴树林从小一块长大的街坊弟兄,他在古南街经营一家理发店,里面的陈设还是新中国解放初期的模样。彭耀年正在修复父亲彭淦生造的“小方倒烟窑”,为了还原当年家族创作、生产、经营紫砂陶商品的场景,他已经投入30余万元。一对安徽来的小夫妻,专心致志做着紫砂小件,身后的橱窗里有不少成品,“生意还过得去。”这些生动的人、事、物将是古南街历史街区保护的重点,他们是最珍贵、最应该被留住的乡愁。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