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29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陶器,是我国独有的陶器工艺品,以其造型多样,色泽古雅,质坚耐用,技术精湛而著称于世。紫砂壶从宋代开始出现。明代紫砂壶制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艺体系,此时名家辈出,做工讲究规整精巧,紫砂壶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鉴赏性的统一,成为传世佳品,名家名作被文人仕宦所追捧。特别是供春所制树瘿壶已成为稀世珍品。
在嘉靖到隆庆年间,继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艺人有董翰、赵梁、时朋和元畅四人,并称为“名壶四大家”。其中董翰以制作菱花式壶最著称,赵梁所制壶多为提梁壶。这些名家均以造型的艺术化取胜。明代中叶,制壶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技术精湛,迎来了中国紫砂陶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万历年间继起的名家有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师徒三人,他们壶艺高超,在当时就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誉。以时大彬为代表,所制茗壶,千状万态,信手拈来,巧夺天工,世称“时壶”、“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清代紫砂壶制作进入全盛时期,清朝初期,几何形器非产流行,筋纹形器和自然形器已发展成熟。技巧精湛、善于创新的陈鸣远是其中佼佼者,与时大彬并称,有“官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争鸣远碟”之誉。
以陈鸣远为代表,其制作的茶具和杂件雅玩,线条清晰,轮廓明显,特别是他塑造的自然形态作品,是无人比拟的。其独到之处在于雕塑装饰、款识题记,壶盖龄有行书“鸣远”印章,开创了印鉴先河。清道光、咸丰年间至民国初年紫砂壶的壶形和装饰愈加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工艺追求简洁明快,壶式取材于自然的果蔬并配以简单枝蔓,极为精巧。曾有“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之美誉的范大生先生在紫砂艺术史上名留青史,享誉海内外。他创作的“四方隐角竹鼎壶”,方器与筋纹器融合,方中寓圆。隐角竹节纹,将竹魂连入壶身、嘴、钮、盖、把;“合菱壶”纵向分割六等分菱花花瓣,身、盖棱线对称吻合,腰部菱形似水,清晰明丽,花珠钮点缀壶身,通体呈曲线之美。至清朝晚期,题款、以壶赠友成为时尚,壶价日高,贵于金玉。《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证一斑。
清末民初的制壶大家程寿珍所制作的《掇球壶》最负盛名,该壶线条流畅、观感舒适、珠圆玉润,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第一次将紫砂壶艺术推向了世界。
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和书画家吴湖帆合作的大石瓢壶,在2008年11月23日上海工美秋季艺术品专卖拍卖会上拍出318万天价,创造了紫砂壶有记录以来的最高价位。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