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张一平的京剧紫砂

张一平的京剧紫砂

时间:2015-08-26 来源:紫砂之家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京剧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最主流、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张一平先生就收藏了百余把那个年代的紫砂珐琅彩戏曲人物壶,每把壶都撷取了京剧舞台上的一个华彩瞬间,戏曲文化、茶文化与紫砂文化,就这样在一把小小的茶壶上融为一体。

  初见张先生收藏的戏曲壶,只觉完全颠覆了之前对紫砂壶的印象。常见的紫砂壶以小而精致的“文人壶”居多,这些戏曲壶却显得十分粗重朴拙,每把都有十几厘米高,潦草地配上黄铜提梁,透着一股市井气。“这些都是实用器,每把都有使用过的痕迹,有的还修补过。大多数壶的提梁都是后配上去的。”张先生介绍说,“我用它们倒过茶,非常顺手,很好用,一倒一大碗。”从十余年前第一次在市场上见到,一直收藏宜兴紫砂的张先生就对这种“另类”的戏曲壶很感兴趣:“这些壶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宜兴烧的,用的都是真正的好泥料。画工虽然潦草,用的珐琅彩也是上好的进口料,光泽和立体感特别出色。很多壶的底部都印有堂号,应该是那时候北京、天津乃至辽宁营口的茶馆批量定制的,产量很高。但是很奇怪,在紫砂壶的历史上查不到这一段,我去过宜兴和老师傅打听,他们也不知道。像这样的‘草根’作品,似乎在紫砂壶的历史上被忽略了。”

 

京剧紫砂

  张先生的一百多把戏曲壶,一壶一戏,把把不同。仔细看去,还是以火炽热烈的武戏居多,《长板桥》、《恶虎村》、《时迁盗甲》全是最“接地气”的市井戏,绝少《西施》、《太真》、《春闺梦》这样的旦角戏、“士大夫戏”,甚至有把《虫八蜡庙》按谐音写成“八擦庙”这样的错误存在,可见这些壶的作者和使用者,绝非来自“上层阶级”。壶的画工虽然稍显粗陋,画匠却毫无疑问是个“戏篓子”,总能准确捕捉到整出戏里最精彩的一个瞬间。比如那把《群英会》,画的就是草船借箭之后,鲁肃进帐向周瑜交令一场。画面上的周瑜双手耍动头上长长的翎子指向鲁肃,单腿抬起,一脸惊诧气闷的表情。面相忠厚的鲁肃则难捺满心的喜悦;盯着看一会儿,耳畔仿佛就响起了谭富英先生那珠落玉盘一般的念白:“那孔明出得帐去,他是一日也不慌,两日也不忙,到了三日,他并不用我国工匠人等,只用战船二十只,茅草千担,军士五百名,青布帐幔,锣鼓全套,四更时分,去往曹营擂鼓呐喊,借来十万狼牙,特地前来交令哇。”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百多把紫砂壶也串联起了一段真实的京剧史。壶上画的不少戏如今几乎已绝迹于舞台,甚至未曾留下过一张小小的剧照,比如《快活林》、《摩天岭》、《宏碧缘》、《金雁桥》等等,一百多把紫砂壶摆在一起,几乎称得上是“京剧生僻武戏大全”。想想这些当年街知巷闻的火爆武戏,如今只能在《京剧戏考》里找到了。它们就像这些紫砂珐琅彩戏曲人物壶一样,是七八十年前最流行的玩意儿,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京津市民文化最好的见证物和载体,然后却又倏忽不见,难免令人扼腕。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