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一探紫砂“团泥”奥妙

一探紫砂“团泥”奥妙

时间:2016-01-04 来源:紫砂之家

   团泥,天然团泥是紫泥和绿泥的共生矿。宜兴方言“团”和“段”同音。天然团泥 “骨多肉少”,烧成质感强,砂粒丰富。

  团泥料相对要比紫泥和朱泥更为直观。好的团泥矿料是天然的紫泥和绿泥共生矿料,但紫泥偏多,颜色就偏红,高温下偏青,偏灰,相反绿泥成分高,烧成颜色偏黄,高温下偏灰白。颗粒结构的特徵是“骨多肉少”,砂感强烈,表面质 感十分丰富。劣质“团泥”烧成后颜色发暗,有晦涩感或者特别艳丽但没有质感,几乎看不见砂质。典型的就是市面上“黄朱泥敲击声音清脆,透气性很差,表面没有砂质感。出自黄龙山的矿料称之为本山泥,如本山甲泥,本山绿泥等。所以只要产于黄龙山的矿料称作“本山团泥”是完全可以的。天然的团泥只要烧结,不会“吐黑”。

贺洪梅作品:虎

  团泥矿料中紫泥和绿泥共存状态是片状结构,不是星点式的。本山绿泥假如不加拼制,直接成泥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一个经验丰富的艺人会加入少许紫泥,这样就成为现在的拼制“团泥”了。 团泥中的紫泥料软化,在制作时被“明针”压碎,造成“拖尾”现象,团泥中的紫泥颗粒在不同烧成温度,会呈红色或紫色。拖尾现象主要是因为不同颗粒软化度不一,在制作时“明针”打来时将其压碎,造成拖尾现象。一般配制团泥相对比较容易出现此类现象。

  “吐黑”主要是指质地疏松“团泥”壶泡养以后表面因为吸附黑色素。 一般质地坚密的泥料,做功到位,烧结度合适。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造成配制团 泥吐黑主要是,烧结度不够,形成因素主要是选矿不好,泥料緻密度差,结构疏 松等原因。优质的天然原矿团泥通常不会出现此类的情况。一般好的泥料表面质 感砂性重,俗称“骨多肉少”。这类的团泥相对比较好,泡养以后颜色愈来愈“沉”。不会吐“黑”。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