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30 来源:紫砂之家
关于紫砂壶的起源并未有统一的说法,1976年施工中发现的宜兴羊角山紫砂古窑,被认为宜兴紫砂源自宋代的依据。而记载宜兴紫砂的正式文献是明末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书中记载:“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当时的紫砂器仅为简易用具,并非紫砂壶。
明朝正德年间,紫砂壶以把壶状渐入人们的视野,但此时作为烧水的器具,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壶。
正真的紫砂壶则是从明代供春开始,按《阳羡茗壶系》的记载,供春是学使吴颐山家的青衣,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随之给役,空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搏胚,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奏”。供春一直被陶人视为鼻祖,流传至今,我国现存有做壶者姓名的壶也从供春开始。
供春壶为紫砂壶初创期,供春壶以银杏树为型,仿造自然形态做出壶身,壶身凹凸有致,有适当的纹饰,制作工艺简单的以手指按捏成型,造型古朴。明朝制作工具不发达,明式壶多以手工捏制为主,所以内胎时有指纹。到了后期,紫砂艺人创出了许多制壶工具,在紫砂的成型和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时大彬创制了木模制壶方法,并开创了调砂法以及用泥片和镶接成型技法,一直被沿用至今。这个时期也被称为紫砂成熟期,壶艺发展趋于完善。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