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宜兴紫砂壶的“旧名”知多少

宜兴紫砂壶的“旧名”知多少

时间:2016-11-17 来源:紫砂之家

  最早记载紫砂陶器事的要数屠隆写作于1590年的《茶说》,其后许次纾于1597年在《茶疏》上说:“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记下了茶人、文人发现紫砂陶壶“宜于茶性”的特质。

  从那以后,500年来紫砂陶壶一直没有统一的称谓。我写过“五百年起个名”,也曾探讨过“紫砂为何姓紫”,其间记下一些紫砂陶壶的“老名”,或者说“小名、乳名”。

  紫砂一词最早出自诗人徐渭。明代的书画大家徐渭(1521——1593)曾有一些诗写了“紫砂”一词。如,“青箸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何用迢迢三百里,紫砂盆去买宜兴”等,徐渭指的是茶叶罐,而不是说紫砂壶。其后的著名文献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及其之后300年罕见用“紫砂”的词汇。

  瓦瓶在著作中记载紫砂陶茶叶罐早于“紫砂茶壶”,有纪年的是1590年屠隆的《茶说》和《考槃余事》。明代作家屠隆的描述。屠隆(1541——1605)是明代戏剧家、文学家。他作为作家接触广、视野宽,且著作多。明万历年18年即1590年作的《茶说》,在《藏茶》一章记载:“------又买宜兴新制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洗净焙干所用-------用时以新燥宜兴小瓶取出,约可受四五两”。又在《择器》一章里说:“------金银为优,贫贱者不能具,则瓷石有足取焉-----无釉瓦瓶,渗水而且有土气,用以炼火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亦不必与猥人俗辈言也。”他还写了以谈家俱为主的《考槃余事》。在这部书中,他记载了文房用品多达40余件,其中介绍了紫砂茶罐。在卷三的《茶笺》中有:紫砂茶罐“宽大厚实者,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

 

  瓦瓶“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瓦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黄质而腻,光华若玉。”——《袁中郎随笔》杂著卷·时尚。

  瓯注“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明·许次纾1597年著《茶疏》。饶州,即景德镇地区,这里说“极不堪用”不是其色其型,而是指泡茶功能不如“大而不雅”的紫砂壶。

  阳羡茗壶明周高起1644年著《阳羡茗壶系》,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一本关于宜兴紫砂壶的专著。书中对紫砂壶的创始、源流、名家、派别等进行了论述。——《紫砂古籍今译》之4页。

  宜兴罐、砂罐“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明·张岱著《陶庵梦亿》卷二·砂罐锡注。(见《紫砂古籍今译》之29页)

神龙壶

钱丽媛作品:《神龙壶》

  荆溪壶“茶疏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皆精绝……”——明·张岱著《陶庵梦亿》卷三·闵老子茶。

  时大彬罍“自余来阳羡,有客示以时大彬罍,甚小,而其价甚贵。余心恶之,曰:必击碎之为快。而所谓时大彬者,必屏诸四夷为快-------”——徐应雷“书时大彬事”载《明文海》卷二百五十三,页二、三。(见《徐鳌润紫砂陶艺论文集》之48页)

  宜壶“宜壶作者推龚春,同时高手时大彬。碧山银搓濮谦竹,世间一艺俱通神。——陈维崧《赠高侍读澹人以宜壶二器并系以诗》(见《紫砂古籍今译》之34页)

  茗注“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清·李渔《闲情偶寄》卷十一(见《紫砂古籍今译》之29页)

 

  宜兴泥壶“近日一技之长,如雕竹则濮仲谦,螺甸则姜千里,嘉兴铜炉则张鸣岐,宜兴泥壶则时大彬……”——清·王士祯撰《池北偶谈》卷十七(见《紫砂古籍今译》之29、30页)

  瓷壶“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皆吴人。瓷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铜炉称胡四,扇面称何得之,锡器称赵良壁,好事家争购之。然其器实精良,非他工所及,其得名不虚也。”——清·王士祯《居易录》卷二十四(见《紫砂古籍今译》之308页)

  宜兴砂壶“宜兴砂壶以时大彬制者为佳……”——清·钱泳辑《履园丛话》卷十二·艺能。

  “宜兴沙壶创于吴氏之仆曰供春,及久而有名,人称龚春,其弟子所制更工,声闻益广,京口谈长益允谦为作传。”——清·刘銮《五石瓢》(见《紫砂古籍今译》之29也)。

  宜兴茗壶“尝谓友人钱小谢曰:‘……宜兴茗壶不能刻山水,虽摹古人画本亦不佳。’数语真得此中甘苦者。”——清·蒋宝龄《墨林今话》卷十六。

  宜兴砂注

  “壶以宜兴砂注为最,锡次之……”——清·刘銮《五石瓢》。

  供春小壶“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供春者,吴颐山婢名,制宜兴茶壶者,或作龚春,误,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清·周澍《台阳百咏注》(见《中国紫砂》130页)。

  宜兴甆壶《宜兴甆壶记》是1654年春天周容在《朱萼堂》观看徐龙文现场制壶的记录。(见《紫砂古籍今译》之31页)据台湾历史学家徐鳌润先生2008年出版的新著中考证,“甆”字为时大彬创造。(见《徐鳌润紫砂陶艺论文集》之99页)时大彬把“紫砂陶和宜鈞”合在一起,创造了“甆”字,可惜不为知识界认可,故周高起不用“甆”字。后来,吴骞录辑《阳羡名陶录》时,把“甆”改为了“瓷”。

 

  宜兴紫砂陶作为专用名词“宜兴紫砂陶传统技艺”,于2006年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宜兴紫砂壶作为“官方命名”应是2007年出版的《宜兴紫砂陶》,才在600年历史上第一次给“紫砂壶”入了“正册”,也才有了“统一”的称谓。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