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看惯了素器紫砂后 你会瞬间被“重口味”的她们俘获

看惯了素器紫砂后 你会瞬间被“重口味”的她们俘获

时间:2017-04-13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壶历来以素器为主,素面素心的模样是对紫特点最好的诠释。紫砂光素器最能体现紫砂本质的简朴无华,素净端庄,洁净深沉,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一种承袭,一种审美观念的光大,是紫砂本质的正宗祖法与精神所在。

  它虽属无釉陶,却又不同于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夹沙陶、黑陶和灰陶。它产生一种丰富的表层肌里,如砂般的颗粒特征,并在精致加工后达到粗中有细、拙中有巧、砂而不涩、光而不亮、粗而不糙、细而不腻的独特效果。

珐琅彩紫砂

  然而不同时代审美观不同,对紫砂的表现效果亦会有所不同。在清朝这个繁盛的时代,极注重金碧辉煌的效果,哪怕是紫砂壶这种生活用物,也会突发奇想对其饰以艳丽色彩,这便是清朝时期盛行的珐琅彩紫砂壶。

珐琅彩紫砂

珐琅彩紫砂壶

  珐琅彩紫砂起源

  珐琅彩起源于欧洲,大致于16世纪由欧洲商人及传教士传入中国,最早在广东制造,广东称作“烧青”、“广珐琅”或“洋珐琅”。这种精美的工艺一进入中国便受到皇帝的喜爱与重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于北京皇宫造办处及广东两地设立珐琅作坊,珐琅制品在清朝康、雍、乾三代曾达鼎盛,后历经晚清国衰、民国战乱,渐趋稀少。

房暗星制大莲子宫廷珐琅彩

房暗星制大莲子宫廷珐琅彩

  最初从国外进入的是铜胎珐琅,康熙帝对这种工艺甚为喜欢,便授意造办处及作坊匠师将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紫砂胎上,所以紫砂画珐琅是康熙帝时期,西为中用的佳作。当时的紫砂画珐琅采取了多地合制的方式,以宜兴原矿紫砂泥为材料,在当地制成紫砂素胎,然后到造办处及珐琅作坊加工绘制,康熙帝甚至亲自设计、御审、定型。

 

  珐琅彩紫砂的兴盛与衰退

  正因为康熙帝这个“突发奇想”,西洋来的“画珐琅”此后在中国落地,雍正、乾隆时期,画珐琅生产达到了繁荣的顶峰,然而此时,紫砂画珐琅似乎并没有继续发展。何天雄说,康熙朝宜兴胎紫砂画珐琅在康熙鼎盛时期是宫廷御用官制制品,可是后来却因为工艺技术上的某些缺陷等原因而断代失传。这种工艺上的缺陷,现在想来,大致表现在珐琅料和胎体的附着上,由于不同的颜色对温度要求不一样,所以在当时受到设备限制,颜色可能会被“吃”,也有可能会流失;还有工匠对紫砂泥粗细把握不当,容易会让图案上出现明显的气孔、针孔;另外,珐琅料来自欧洲,国内没有配方。

描金珐琅彩老紫砂壶

描金珐琅彩老紫砂壶

  珐琅彩紫砂的收藏

  将珐琅融入了紫砂制壶工艺,大大增强了紫砂壶的艺术性,令其拥有了和瓷器一样色彩魅力,色泽单一的紫砂壶从此也能开出美艳的花朵。在闲情品茗的同时,亦能欣赏到壶的精美雅致。珐琅紫砂壶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仿古上,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创新精神,具有技艺价值和收藏价值。又因其烧制的成功概率微乎其微,精美的成品极为罕见,在紫砂壶收藏界一直是非常抢手的藏品。

清中期 紫砂珐琅彩绘紫砂壶

  这一类紫砂器由于存世真品实在太过稀少,而且多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大都壶友很难有机会把玩真品,所以研究的人非常之少。目前查到的资料,原来清宫收藏康、雍、乾三代的珐琅彩瓷器据统计共有400件,但大都被带到台湾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很多是康熙款紫砂胎珐琅彩茶壶、盖碗等等,大概有300多件;还有大约40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目前古玩市场的流通量只有区区60件左右。

 

紫砂画珐琅三足炉

紫砂画珐琅三足炉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