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14 来源:紫砂之家
掇球成为每个艺人必做的壶型之一,它的气势非其他类似壶型可比拟,现在的一些名家也有掇球精品出现。
紫砂历来以外型丰盛,古拙宽厚见长。壶的艺术演变已久,别具特色,由泥料到款式再到镌刻,历经一程又一程。
掇球壶,壶中最具特色的一款经典紫砂壶形之一。壶身是一个大球,壶流一弯半,其口小根大,壶盖是半个球,而壶嘴及壶则是截取球上的一个壶。从整体造型看似乎并不像球,但细细曲解无不取之于球。
紫砂壶的魅力在于千变万化,样式繁多,在同一类型的壶型下不同的名家做出的样子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风格。
一款紫砂壶外型能不能吸引人,除本身的造型外做工外,另一重要因素是比例,众多紫砂壶型中,能将比例诠释得最完美的是掇球壶。
历史上制作掇球最著名的三位艺人
由雍正年间出现的莲子大壶转变而来,沿着 邵大亨、邵友廷、程寿珍 一线进行了三度创新,三人的掇球各具特色,代表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不同风格。
1、大亨掇球
掇球,始于邵大亨。由莲子大壶转变成其球壶型,而掇,也是有坠落之意,意寓为落起来的球。
大亨掇球,实则是为了救一个卖身富贵人家的贫穷丫环。丫环因摔破权贵喜爱的大亨壶而要被打死,大亨便拿出一竹篮十几把大亨壶,送到权贵面前,分文不取,潇洒离去。
大亨生性高傲,不畏权贵,一壶千金难求,却为了救贫穷丫鬟,一掷多壶,他的壶雍容大气,气韵生动,壶也如他的人一样,明月清风,昂扬挺拔。
2、友廷掇球
友廷掇球,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上袁村制壶高手邵友廷所作。沿袭了“大亨掇球”的身雄气沉。“友廷掇球”又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
壶身与壶盖的连接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钮球形更圆,壶形也更贴近“掇球”之名。
从审美角度欣赏,应该说:“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创造和再发展,在“大亨掇球”与“寿珍掇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3、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作,他在“大亨”和“友廷”的基础上更大胆地三度创新。
壶身更圆更丰满,壶口再放宽,壶颈再度拉高,壶盖更具夸张。变得更加高耸、挺拔,更有“掇球”的意味。
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耳朵”形曲线的优美空间,各部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圆润饱满,骨肉亭匀,器宇不凡,宛若一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正所谓“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掇球壶容纳刻绘,不一样的美!
紫砂镌刻,与古印陶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古印陶的延续,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一把没有刻款的壶,使人感到不完整,价值平平,一把刻款不好的壶也使人感到艺术内涵不够。
文以壶传,壶因文贵,刻画图文与壶搭配调和,既不夺其美,反愈增其色。
每一把紫砂壶都应该烙下茶人自身的印记,每一把传世好壶,都应该有一个故事,一段属于自己的情缘。
寓草木有情,情情景景,刻之于壶,脉脉传情,耐人寻味。
人与壶的一见如故,是可遇不可求。你有没有想过,将心仪的文字刻于钟爱的紫砂壶之上成为永恒,品味着这独一无二的风采,一起沉淀这岁月的美好。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