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03 来源:紫砂之家
茶,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中国是茶的故乡。古时就有茶文化一说,从诗词歌赋,都有描写茶叶的。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也有四五千年历史了。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以及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茶之起源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茶之起源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也更为可靠。
茶之起源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茶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曾经有一个说法
传说从印度来的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时候,因为想追求无上觉悟心切,夜不倒单,也不合眼。由于过度疲劳,沉重的眼皮撑不开,最后他毅然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就在达摩丢弃眼皮的地方,长出一株叶子翠绿的矮树丛,树叶就像眼睛的形状,两边的锯齿像睫毛。这便是茶的起源。
吴觉农反驳说,怎么会呢,达摩到达中国的时候,是公元519年(梁武帝天监十八年),那个时候中国已经茶饮极盛,同期的史料中也有大量饮茶记录。
要知道,印度发现野生茶树前,印度人还不知道怎么种茶、怎么饮茶呢!直到1780年,英国人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那会儿,他们连自己都不知道,印度居然有野生茶树。
好在时间不会骗人,事实终究要浮出水面。直至今天,国际上大多数学者都已认可“中国是茶树发源地”的说法。
其实茶树原产于我国云、贵、川一带的密林之中。这一地带气候温暖潮湿,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所。但当地球进入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时,由于全球气候骤冷,出现了冰川时期,大部分亚热带植物被冻死。而我国的西南一带受冰川时期的影响较小、所以部分茶树得以存活下未是可以理解的。如今在我国的云、贵、川一带已发现了为数众多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有800—2700年不等、其中有纯粹野生型的,有栽培型的,也有人发现从纯粹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的野生大茶树,如云南南糯山大茶树、巴达大茶树等。
如今国际上,茶树学名和一些国家对茶的称呼,都与中国有关。植物分类与命名原则的奠基人林奈,为茶树定的最早学名就是“Chea Sinensis”,意思就是“中国茶树”。英语中的茶为“Tea”,其实就是茶的闽南语发音,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ee,莫不如此。西班牙语中的Cha,跟中文发音都非常接近了。
当然,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说完的。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泡一壶茶细细品味下茶香悠扬。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