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开采近500年,沉睡5年,紫砂矿背后的故事...

开采近500年,沉睡5年,紫砂矿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8-08-07 来源:紫砂之家

  吃水不忘挖井人,玩壶亦思黄龙山。紫砂壶始于宜兴,宜兴因紫砂而负盛名,黄龙山,地处宜兴南部的天目山余脉,任墅西香山附近和伏东一带,以陶土资源丰富,紫泥含量较高,开采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1533636312264032.jpg

  镇上的人们都管这里叫“丁山”,可能是镇子紧挨青龙山和黄龙山,因此也多了一个山的别称。这里的山不高,都是海拔很低的山丘。

  山不在高,有神则灵。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由于黄龙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结构,丰富的紫矿矿藏,使得大山脚下的子民深受庇佑,紫砂大师们层出不群,传世之作精美绝伦、价值连城。

1533636337204924.jpg

  最早的紫砂专著明代《阳羡菩壶系》记载:“皆深入数十丈乃得”,“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老泥出团山。”这一记载事实直到建国初期也没改变。上面所说的赵庄、蠡墅,实属现在的黄龙山矿区。

  黄龙山地区开采出的紫砂矿俗称“陶土”,含紫砂泥和其他矿物质。紫砂泥质地细腻、含铁量高,色以赤褐为主,质地坚硬,虽只占陶土的极少部分,却是其精华。陶土的紫砂泥含量越高,价值越大,用于烧制紫砂工艺品极佳。含量少或不含的,则用于生产花盆、瓷砖等一般的陶土制品。

1533636359204114.jpg

  黄龙山矿区,是一座高60米左右的黄石山,石根均在水平线以上,是主要的夹泥和紫砂泥的产区。

  据宜兴县工业志记载,1955年7月成立了宜兴采矿公司,11月接管了黄龙山矿区15个宕口。

  1956年4月,成立黄龙山矿场专门开采夹泥、紫砂泥。找泥宕时,先在黄石山凹处的石底脚处试找“眼口”,由“眼口”引进石隙底部,逐步以泥引进、见泥追泥,逐步深入,如有泥可采,“眼口”就成了“宕口”。

1533636384734177.jpg

  △最早的矿井分布

1533636446976088.jpg

  △1957年,开始用八匹马力的救火机来排除宕底积水(此时局部已有电力照明)

  1958年下半年,陶瓷公司成立了原料总厂,改造黄龙山红旗宕,定名为“一号斜井”,拓宽巷道宽1.8米,高2.2米,用黄石砌旋,每隔0.6米再砌一黄石旋,以防坑道塌方。

  1965年,改造“二号斜井”,主井标高11米,副井标高14米。“三号矿井”最高年产量约1万吨。该矿井于二十70年代中期结束开采,今井口已平没于地下。

1533636481615983.jpg

  △黄龙山“二号斜井”

  1992年由国家投资2.58万元,新建黄龙山“四号斜井”,每层开采,开拓深度36米,分层为7米,1985年5月兴建二期工程。

1533636502689159.jpg

  △黄龙山“四号斜井”

  1979年8月,开始建黄龙山“5号井”,开采夹泥和紫砂泥,矿井由铁轨矿车运泥,电钻打眼爆破。

  1984年10月,国家投资5万元,试用湿式电煤钻打眼,“空房悬顶”有轨无底柱分段落矿,中深孔回采新工艺,人员进出有升降机,矿泥则由皮带传动运输。

1533636526689442.jpg

  先进的开采提高了效率,但紫砂泥就会混在夹泥里去做大缸、或粗陶,故紫砂厂一度提出由紫砂厂出人到矿井外来挑选出紫砂泥,并答应凡选出的泥加价购买,这样才保证了紫砂厂用泥的需要量。

  原料总厂到1997年因陶瓷公司原料总厂严重亏本,无力排除井下地下水、以使最后的4号井停产,这样只留下台西大队属区里的小规模露天开采,此时黄龙山的石头基本开光。

  2003年开始大面积开采,2004年元旦市政府全面停止黄龙山矿区的开采,过去的宕口,矿井经露天开采,现今成了一个面积约七、八千平方米的大水池。黄龙山原本是没有这个水塘的,这一汪水塘是前几年人们对紫砂矿进行掠夺式开采后留下的“杰作”,其所在的位置本来是一个矿井。

1533636550161340.jpg

1533636577234949.jpg

  紫砂是一种天然的矿产资源,而自然产物为人们所用而造福人类来说都是稀缺甚至罕有资源,对于紫砂我们应当合理利用,节制开采,珍惜这些为我们带来福利的自然矿产。

1533636601256090.jpg

1533636623681246.jpg

  2010年7月3日,宜兴市紫砂行业为重塑信心、重构信任、重振声誉,市政府经过审慎研究,正式恢复保护性开采紫砂矿,以确保宜兴市生产用的紫砂土全部来自于宜兴原矿,同时启动黄龙山历史风貌街区建设工程,控制性保护这一陶瓷原料最原始的采集区和核心区。

1533636646295481.jpg

  今天的黄龙山已经围墙高筑,绿树成荫。历史的千疮百孔在岁月的安抚下更加平静,我们已看不到成群结队的采矿人,可能源于一句:“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他们想要用心守护这座山,做好这把壶,这就是丁蜀子民的根脉。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玄机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