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27 来源:紫砂之家官方
桃花泥、桂花泥、芒果泥、龙血砂……这些好听的名字你能想象竟是紫砂泥料吗?
没错,它们是紫砂泥料中极为稀有的存在,存量不多且比较特别,也正因此更难能可贵。
那么,今天我们专门挑选出19种稀有泥料,与壶友们一起品鉴,看完后相信大家也会对稀有泥料有初步的认识!
▶ 崔龙君 吉庆有余(朱新洪刻绘)
呈黯肝色,略泛朱光,成品周身均现黑色小熔点,为朱泥原矿黄石黄之外壳碾碎成砂,掺于特选宜兴赵庄山朱泥系之棕色调原矿中,经过浆捶练而成。色沉稳重却持之略轻,工序十分复杂。
泥性亲茶恬和,温润香醇颇值回味。一经使用,温润光华,晶莹剔透,泥中极品,天然特殊。
▶ 张正中 脱颖
古铜泥是经特殊工艺调制的紫砂泥,此泥所制之壶极像青铜器皿,养得越久越具森严之气。
矿产地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色泽分明,颜色与其他泥料区别较大。泥色成熟稳重、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古朴端庄。
适茶性好,适合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普洱茶、红茶、绿茶等。
▶ 烟灰缸 古铜泥
也称黑心土,黄龙山底糟青最底层原矿中,偶见内含澹墨色细小夹心层,黑星土便是其集中而成,经数年下来,提取量极少,珍贵稀罕,为喜好珍稀名泥的玩家不可错失的绝世好泥!
黑星土泥料黏性佳,含石英、云母、赤铁矿的含量特别多,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非常密集的小熔点,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烧成后黄褐略泛黑光。
泡茶醇和温顺,时间掌控容易,初学者与老手均能恬适使用,颇具谦和中庸之独特气质。
▶ 冯炼 福缘壶
▶ 潘国良 思圆
此泥料颜色古朴,黄中带红,原矿因含缎泥、红泥、紫泥等诸多共生矿,成陶之后,于深沉之“橙红色”底上,满布五彩斑斓的粗细、深浅之红、黄星斑点,即“黄砂隐现”,因为接近青龙山(石灰石),富含碳酸钙。
此泥可谓“骨多肉少”,质感极为丰富,颗粒均匀隐逸,抚之又光洁温润,富含历史传说因缘,更因绝灭已久而倍加珍贵。
收缩和变形极大,不易制作,只适合做小品。用之冲茗,茶汤“温顺醇和”、“回甘强劲”,除了“包浆”明显外,更与传世巨作之气息、质感毫无二样,为喜爱老壶韵味的藏家们爱不释手之品也!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有明代风韵,经泡养后有“老味十足”。
▶ 崔龙君 益思(室雅兰香)
▶ 崔龙君 飞霞(研高朱新洪刻)
艳而不妖,发色正常,新壶身桶表层颗粒均匀、平整,几泡茶后水色润泽,目数无论制成小品还是中品均十分养眼,曾有壶友认为是“降坡泥”的另一分支,但与之详细对比,发现此料砂感真实!
澄香泥制壶光泽自然,无“贼光”,透气性很好,包浆在壶体不明显,但精心泡养后可见若隐若现的光芒,使用一段时间后以手抚摸砂感明显。
▶ 许学军 玉莹
以精品老紫泥与段泥砂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调配极为不易,精品桂花泥极为稀少,桂花泥通体紫红,显富贵之气,细腻中蕴含苍古质感。
段泥砂颗粒均匀点缀其中,骨肉匀亭、柔中带刚,泥性十分柔和,稍加泡养,包浆迅速,更见风韵。
▶ 卢宁刚 葵八瓣
▶ 孙长书 提松壶系列二
桃花泥原矿产自黄龙山宝山矿区东面与2号井西面之间的位置,矿层为U形凹槽状,矿层上方为花甲,中间为桃花泥,下方还出极品产黄金段泥(古人称冷金黄),而且有桃花泥的地方必定有黄金段,有黄金段的地方不一定有桃花泥。
桃花泥成色,可根据窑温的不同成粉红色、绯红色、赭红色等。油性足,砂粒丰富是桃花泥最显著的优点,泡养后散发美玉般微光。
桃花泥泥料稀有,制壶成品率极低。但古色古香,养出来后非常莹润,如玉一般,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紫金砂是用30年前的黄龙山原矿老紫泥和朱砂按一定比例特别调配的,这种泥料现剩量不多,所制的壶透气性高,吸水性强,很容易包浆,是原矿紫砂料中不可多得的料。
▶ 王杏军 和美
赤龙焕彩,采用家藏大红袍朱泥底料结合极其珍贵黄金段料研磨成颗粒,请教原紫砂厂练泥车间老师傅,进行多次配比实验,烧成后黄金段颗粒自然排列有如龙之金鳞,融合大红袍朱泥特性,故名赤龙焕彩。
▶ 耿浩 闲者六方(野风刻绘)
▶ 耿浩 萍聚
田黄砂是存在于降坡泥和本山绿泥之间薄薄的一层夹脂,夹杂有红色、黄色等颗粒,质感丰富,颗粒明显。收缩和变形较大,成型难度大。陈腐时间长,泡养后温润如玉,老味十足,因其珍贵稀少,色似田黄,故得名田黄砂。
五色共生矿是中国紫砂矿料中极为稀少的一种共融矿料,指的是自然的红泥、绿泥、降坡泥、段泥、紫泥等等,甚至更多不同品种的矿料蕴藏在同层面结构的共融矿。
自然矿共生在一起,两种以上或三五种甚至七八种不等,成页岩状的都称之为共生矿,但最珍贵、最精彩,也是比较难见到在一寸之厚度左右、甚至更薄一些的矿层里面能夹五种以上或者更多的共融矿,这种称得上标准的五色共生矿,通过制作茶壶,所呈现的砂色效果,会更灿烂奇幻。
五色共生矿的窑温是1200度至1350度,收缩率是15%—20%。
▶ 李凤 一团和气
白泥属单纯的粉砂质铝土质粘土岩。主要产于丁蜀镇大潮山、白泥山和南山一带,黄龙山等地也有少量产出。白泥制壶,在清代的某一时期十分流行,申锡,邓奎等名家爱用此料。
因其含铁量为所有宜兴矿物中最低者之其一,约仅5%左右,故于烧成后即呈乳白色,经久冲养更酷似羊脂,故直呼之“羊脂白”泥!
羊脂白泥特性:细绵柔腻,稍一冲养愈显光洁包浆,色若乳酪,美不胜收,色质俱佳,绝无吐黑之虞!
▶ 马建 文瓢
龙血砂为高端降坡泥的一种,龙血砂对降坡泥犹如大红袍对朱泥,底槽清对清水泥的关系 。
2007年丁蜀镇修建紫砂路,在距大水潭50米左右的黄龙山三号坡,挖出一槽殷红如血的紫砂矿源,说是一槽其实不过很薄一层,最厚处不超过15cm,夹在两块巨石中间,数量极其稀少。
此种殷红色的矿源,被称为是龙的血脉,江南人把血称为“旺”,故此种泥料制作的紫砂壶会带来财运和福气。
龙血砂近乎全颗粒,粘性差,即便粉碎到100目,经千锤百炼仍然不易成型。故一旦烧成,透气性比底槽清更胜一筹。烧成为陶,平淡无光;养成为玉,美不胜收。适合各种茗茶,不夺香,不走味,不败茶,还原性无与伦比,是玩家藏家的不二之选。
▶ 许敏芳 掇球壶
芒果泥,即原矿蟹黄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当泥胚制陶外,亦可磨筛成细颗粒,作为调砂效果之用。
烧成后呈次鹅黄色,略含极少数红色斑点。
▶ 史福棠 南瓜
乌金砂,为早期最常见通用泥料之一 。是江苏宜兴黄龙山原矿提炼再加入锰而成,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
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长期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深获识壶者的深爱和赞赏。
这种泥料名词的定义要追溯到80年代初期。宜兴紫砂一厂曾用这批泥料做过一些商品壶,例如水平壶之类的器型。这种泥的含铁量极高,不但可以泡普洱,其逼热之高甚至可以泡铁观音。而这批壶的产量极少,因为稀缺,相当珍贵。
▶ 马吉 福道
青灰泥,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之泥料;近年来开採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调,因满布颗粒,触感特殊,玩家喜呼“鲨鱼皮”,是甚为难觅之特优级泥矿。
泥性疏松不结,含铁量高,张力特大,不易变型、塌陷,惟黏性不足。
易现氧化铁熔点,石灰、跳砂,杂质较多挑泥须严格谨慎,烧窑温度特高。
双气孔结构明显,空气对流顺畅,简朴古雅,老味十足,别具明代紫砂原料气韵。砂感重而不刮毛,色泽如紫似灰,沉重扎实不妥协,似硬汉风格,十分易于辨识。
▶ 苗春洪 道(鱼)
▶ 陈忆玲 掇只
黑星砂泥料在早期做壶使用较多,是在黄龙山脉紫砂中挑选提炼出来的特殊紫砂泥矿。浅棕色含细玄色颗粒、光彩温润讨喜,矿中极品。
黏性佳,含石英、云母、赤铁矿的含量特别多,所出产的茶壶会产生非常密集的小熔点,器身显著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
黑星砂壶冲泡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此种泥料非常难得稀有,泡茶好喝,评价很高。
▶ 谈剑锋 曼生十八式·横云
红玉砂是降坡泥体系里的一个分支,是从降坡泥里面简练出上等的矿石,富含段泥成分。
成品颜色跟鹅卵石接近,颜色非常艳丽且有光泽,无需过多泡养就可一有非常自然的包浆,温润如玉,顾而取名红玉砂,可一说是降坡泥里的贵族!此泥料存世量极其的稀少!
▶ 马吉 玉龙禅钟
铁砂泥属于紫泥矿系,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矿配制。铁砂泥最早出现在明代,当然也有人把他当做紫泥等,但它的性质和一般的紫泥矿还是有区别的。在对比中就可以发现,铁砂泥更油润,泡养出来的效果更古朴。
其颗粒排列有序,大小一致,疏密恰当,内外无异。显典雅、粗放、质朴。易生氧化铁融点、跳砂、及花泥,制作难度大。
泥色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作品大小皆宜,泥料透气性好。使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且易掌控冲泡时间,养成后更显高贵迷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也!
▶ 史永棠 锦上添花
以上19款泥料,有的因自然产出,存量极其稀少,有的由原矿优质泥料调配偶得,制作难度极大。因此。他们的存在更为难得。
在这里,我们提醒大家在看到一些稀有泥料的紫砂壶时,一定要清楚它的缘起内核。同时在购买时要谨记:
非专业人士不信!
非权威信誉机构不买!
非正宗稀有泥料紫砂壶不用!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在看+分享哦!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