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泥巴在她的手里千变万化,一把壶被人卖出惊天高价。她是收藏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作品被世界六大博物馆收藏。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汪寅仙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逝于2018年2月28日,享年75岁!14岁开始学习紫砂陶艺,从艺60余年,施艺严谨,手法独特,设计新品有三百多件套。她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宜兴紫砂研究所副所长等要职。作品常获选为国家礼品,出国参展并受国家博物院收藏。很多人都知道汪寅仙老师在紫砂界的成就和造诣,但鲜有人知的是,在紫砂界,得紫砂七老中六人指导,独汪寅仙一人。得紫砂七老之六人授艺
1955年,紫砂厂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紫砂七老”七位紫砂大家被聘为辅导员,授业传艺,有教无类。1956年,紫砂厂招收第二批学员,汪寅仙也由此拜入花器大家吴云根先生门下,系统的开始学习紫砂器的制作。从基础的砚台开始,到贡壶、柿圆、果圆、犀尊、木瓜壶等,每一个品种必须做到合格后,才能够翻换新品种。汪寅仙年幼好学,深受吴云根喜爱,也对她关怀备至,是她的启蒙恩师。当时厂里教学调整,安排吴云根招收新学生,于是汪寅仙便被分配至紫砂花塑器大家蒋蓉处学习。在此期间,蒋蓉教导汪寅仙做会了一整套瓜果作品,有菱角、荸荠、茨菰、花生、白果、瓜子,还有一个荷叶盘。受环境影响,当时紫砂厂招收了许多学生,而教师资源不足,汪寅仙虽然学艺不久,但在紫砂一途的天赋已显露无疑,厂里决定,安排她当老师,而汪寅仙时年一十六岁。虽然已经作为教员,但汪寅仙深感能力不足,需要学习的很多,便想回蒋蓉处继续学艺。当时蒋蓉处学生已满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于是裴石民先生找到汪寅仙,表示可以到他那里学习。裴石民亦是制作紫砂花器和摆件的高手,他的作品深厚古朴、稀奇而又巧致,虽年事已高,仍悉心教导学生,汪寅仙后来的蟠桃、南瓜制作等都可见裴老气韵。不久之后,厂里再次进行调整,安排每个老艺人重点培养两个学生,这是在培养以后的紫砂界能挑大梁的学生了,由辅导们挑选,并尊重学生意见。汪寅仙在初学艺时,便在花器一途上展现了无比的热情和天赋,几位老艺人也都看在眼里,吴云根先生和裴石民先生便有意让其到朱可心处学习。细数来,这是汪寅仙的第四个师父,但也是其跟随学艺最久,对其影响最大的一个师父,严格来说,汪寅仙是完整继承了朱可心老师艺统的。朱可心大师是当之无愧的紫砂花器宗师,对汪寅仙这个弟子更是寄予厚望,当时复制南京博物院的紫砂神品圣思桃杯,朱可心便安排汪寅仙在旁观看学习,开阔了汪寅仙的眼界,让她看到了紫砂艺术的高峰,并清晰了她要走的艺术之路。几年时间倏忽而过,在紫砂厂毕业之后,汪寅仙被安排到车间当班长,指导作业,也是在这时,她开始跟随紫砂筋囊器大家王寅春学艺。她随王寅春学到了筋纹器的制作技法,例如六方菱花壶、仿古壶、高流京钟壶等,王寅春先生亦是非常高兴,经常主动到她的工厂去,指点教导她筋囊器的制作。到这时,她已经随紫砂七老中制壶的五位学过艺了,而最后一位,正是一代宗师、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紫砂厂的宿舍都是分配安排的,当时汪寅仙就恰好住在顾景舟先生楼上,汪寅仙上下班经常经过他家门,顾老因此经常给汪寅仙授课,不仅传授制作技艺,更讲陶瓷工艺学,讲《阳羡茗壶录》,介绍古器藏品。顾老如今虽被誉为光素器大家,但其实是真正的紫砂全才,光器花器筋囊器文玩摆件甚至陶刻都涉猎颇深,汪寅仙在顾老此处更是进一步学到了紫砂器的造型理论,不仅仅是技的范畴了。时紫砂从艺者数千,而能得七老艺人之六人授艺,也只独汪寅仙一人,这是何等的荣幸!高价拍卖作品
成交价:529.00万成交价:460.00万除创作出紫砂、茶具、酒具、花盆、瓶、文房雅玩等,汪寅仙老师还撰写了《紫砂塑器——花货》、《曲壶设计制作的几点体会》、《朱可心师傅的敬业精神鼓舞着我们》、《忆顾景舟大师,扬紫砂艺术》、《忆启蒙老师吴云根》、《怀念裴石民先生》、《曼生壶风采依然》等20多篇论文与回忆文章,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并参加海内外学术研讨与交流。汪寅仙曾说:“在我眼中,紫砂这块泥巴是大自然中最美的东西,它可以让你自由发挥想象地去创作。”她把光器的书卷素雅,花器的生动情趣,用女性特有的眼光,敏感而细腻的手法,进行了绝妙的结合。花器之文雅,光器之灵动,放大情感于作品之上,在精神上追求至诚至美。而其作品展现的包括形象、神韵与气质上的美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万万不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