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寿珍,自号冰心道人,宜兴丁蜀川埠上袁人。他是清末宜兴紫砂壶名人邵友廷的养子,承其家学,制壶功底扎实,作品风格质朴,不务妍媚。
《宜兴陶器概要》对其评价称:“幼从名师,习工精深,甚善制掇球仿古等壶,定制品目不暇接,以是价随声高。"一生勤劳多产,年七旬犹制作不辍,且格调更加粗犷,他创制二次烧成的“捂灰壶”,非常有名。来自中国的一批紫砂艺术品获得了金奖。其中有一位名叫程寿珍的紫砂艺人所制作的“紫砂掇球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身在大洋岸的这位素砂艺人刚满五十二岁,正当盛年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只是悠然地捋了一下他那灰白的美髯。门下的许多弟子纷纷前来向他祝贺,于是他吩咐家人,从床下搬出一陶瓮封存了三十年的老酒,倒在陶罐里,分与大家痛饮。所制掇球,犹如大、中、小三球相叠,稳健丰满,端庄完美,口盖紧密,突破传统的线条和造型,极具个人风格特点,被称为“程氏掇球”。有一种俯仰天地、平和清静、无为的道家精神,后世的紫砂艺人都把它奉为经典。他曾为上海铁画轩、吴德盛陶器公司、蜀山利永陶器公司和吉德昌等供应素坯,又受聘于江苏省立陶器工厂任技师。1921年蜀山开办“陶工传习所”,他与范大生、邵云儒担任陶工传习所教员,收艺徒冯桂林等20名。程寿珍也是紫砂发祥地上袁村人。亦有人称程寿珍是宜兴和桥人,太平天国后移居蜀山。和桥自古是个商贾发达的活水码头,有“小无锡”之称。程寿珍幼时,即被紫砂名艺人邵友廷收为养子,而邵友廷也是当时紫砂好手,这样的造化并非人人能有。窑场上的人都知道,程寿珍年少即能制壶,凡有次品,养父友廷则严词训斥。这样的家学让寿珍得益匪浅,壶功虽然了得,但童年的嫩肩膀毕竟负荷太重。
程寿珍制觚菱壶蜀山脚下,遍地皆匠;壶匠只为糊口,能将那紫砂土敷衍成壶,换些油盐小钱贴补生活,便可悠哉乐哉。名利之类,如天上之彩云,看得眼晕,不看也罢。但程寿珍从小接受的是邵友廷的精英教育。邵友廷心气多高,“若不想青史留名,那壶还做个鸟啊?”友廷如是家训,常常惹烧窑汉子们笑得掉牙。但有一天窑工们在开窑时发现,程寿珍做的一把壶,真的超过了邵友廷。那友廷闻之,呵呵浅笑,揖手而去。《宜兴陶器概要》评价称:“幼从名师,习工精深,甚善制掇球仿古等壶,定制品目不暇接,以是价随声高。”一生勤劳多产,年七旬犹制作不辍,且格调更加粗犷,他创制二次烧成的“捂灰壶”,非常有名。
捂灰工艺其实就是在紫砂壶第一遍烧制完成之后,填满木炭粉,再次入窑进行烧制,二次烧制时要完全隔绝空气,在窑内进行还原反应,壶中的氧化铁与碳元素反应,还原成氧化亚铁,而氧化亚铁便是黑色,所以整壶就呈现为黑色。
程寿珍也是顾老推崇之人,评价甚高。在其授课时,常拿寿珍壶解析,曾说过“寿珍是一个了不起的艺人,技艺高超,数十年如一日,拿得住活,做壶又快又好。”1993年,顾老在看到台湾故友带着程寿珍的仿鼓特地来找他之后,二话不说,带病为其配好了盖。盖上刻有“辛未夏日配制,寿珍壶盖”字样,另一边还有“景舟”二字,这是顾老配盖时专用的章。不仅仅是顾惜与故人的友谊,也因为欣赏程寿珍的为人和制壶的工艺。程寿珍是一个勤劳多产的艺人,年过七十还制壶不辍。格调更显犷朴。品味程寿珍的茶壶,青少年时,承其家学,基础扎实,作品形制朴实,具有粗中有细之韵味,中晚年程寿珍只做掇球、仿鼓、汉扁,这三款壶也被称为“寿珍三式”,代表了当时紫砂艺术的水平。
据说程寿珍晚年镌了一方印:“八十二老人”。但权威的资料表明,程寿珍只活了七十五岁。于是又有人说,那方印是别人所赠,是朋友们希望他活过八十岁,那样的话,寿珍就可称寿星了。那个缺医少药的饥懂年月,人活七十就称古稀。八十二岁,比今天的一百岁还不容易。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不久宜兴、丁山沦陷,日本人下乡扫荡,上岸村的人绝大多数都逃走,程寿珍坚决不走,他说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怕什么?日本人进村后听说他是制壶名师,强行要程寿珍做茶壶送给他们,程寿珍说哪有拿着枪到中国来强抢,坚决不做。这些日本人恼羞成怒,把程寿珍毒打了一顿,扬长而去。年迈的程寿珍老人从此卧床不起,1939年秋病逝。做出自己风格的“寿珍掇球”传下来了,一个艺人要下多少心血,在珠玉在前的经典中,在紫砂的史书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如今看来已是久远的故事,而那些精气神,却留在壶上,经久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