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3 来源:紫砂之家
自幼听障却成为一代陶刻大师?
左撇子居然练就双手同时书画雕刻的技艺?
少年成名沾染大烟却迷途知返终成名家?
“紫砂七老”中唯一不靠制壶而闻名的大师?
他,就是任淦庭!
今天,让我们走进任淦庭,探索陶刻第一人的传奇人生!
01.
年少成名沾染大烟
任淦庭出生在宜兴陆平村一户民间艺人家庭,世代相传刻纸技艺。
长在手艺世家的任淦庭,从小耳濡目染,有着极高的艺术天分,且刻苦好学,虽然只上过三年私塾,对于文化的渴望却从未停止,常常用树枝席地学画写字,字画之精美让乡邻们看了都以为是大师所做,于是人们打趣他为“神童”。
15岁时,任淦庭跟随宜兴名雕刻书画家芦兰芳学习紫砂陶刻工艺。与后来的紫砂陶刻名手陈少亭成为同门师兄弟,既学习书法画技,又学习紫砂雕刻技艺。
20岁时,任淦庭刻字的功夫已经在行业里小有名气。
那时他最畅销的一件作品,就是一只刻上整篇心经的小杯子。小小一个茶杯,刻上268字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个就能换来2块大洋,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可观。
满师后在宜兴城吴德盛陶店陶刻作画为主,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相当景气。
或许是为了缓解压力,或许是过于得意,年少成名的任淦庭抽起了大烟。总之,这让家人十分恼怒,家庭关系也异常紧张。
02.
身患听障刻苦学习
由于自幼患有听障,听力受到很大影响,学艺时往往因听不清话不得要领而受到训斥,甚至打骂。
但任淦庭并没有因为自身的身体缺陷自暴自弃,而是投入更多的精力,比其他师兄弟更加努力,听不懂的就一直跟在师父后面请教,学不会的就一直苦苦练习。
再加上师兄陈少亭耐心地将师傅所授再逐一重新解释,才帮助任淦庭顺利的习得陶刻的技艺。
任淦庭后号“大聋”、“聋人”就是为了纪念这一时期的经历和对师兄陈少亭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以此激励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虽然耳聋但要努力赶超前人。
03.
左撇子练就独门绝技
民国五年(1916年),28岁的任淦庭受邀来到“宜兴吴德盛陶器行”,为制品进行陶刻装饰。
他不言不语、埋头学艺的性格深受陶器行老板吴汉文的欣赏,于是开始大力培养他。任淦庭也加倍努力,学习吴汉文的陶刻技艺。经过了几年的磨练,任淦庭的技法逐渐纯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吴汉文的得力助手。
最令人震惊的是,任淦庭年幼时为左撇子,写字作画都用左手。
到了“吴德盛”后,只有任淦庭使用左手,这引起了周围人的讨论和非议,无奈之下吴汉文的要求任淦庭练习使用右手刻绘。
任淦庭没有一句怨言,反而认为这是提升自己的绝佳机会,于是他没日没夜的苦练右手刻绘。起初还因为右手很难掌控,刻毁了很多陶器。但他没有因此放弃,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最终练成左右手能同时书画雕刻的“绝技”,其作品也广受人们追捧。
最令人称奇的是,任淦庭在同一器具上做成双成对的飞禽走兽,或是在成对器物上做刻绘时,能用双手同时题书作画,且布局舒坦,形象生动,可谓宜兴紫砂陶刻历史上的奇人独创绝技。
04.
功成名就,创造紫砂神话
新中国成立后,任淦庭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员,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并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
1957年和朱可心、顾景舟等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和朱德委员长同坐一席。1959年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这个时期任淦庭真正开始他的艺术春天,进入全新鼎盛时期。
尽管当时任淦庭的名气已经十分了得,但他并没有放下技艺的学习,仍每日研究陶刻的技巧、习字作画,尝试在刻绘的风格上不断创新。在他看来,这些陶刻工艺早已不是一件件制品那样简单,而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更像是陪伴他的一个朋友。
也正是凭借着深厚的绘画和书法功底,善于在紫砂茶具、花盆、鼎炉等陶坯上镌刻山水、花卉、翎毛等,形成了独特的任氏陶刻风格,影响了数代陶艺人。
任淦庭曾和一代制壶大师王寅春合作,由王寅春创制,任淦庭镌刻书画装饰的“满汉全席盘碗”计144件,参加了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出。这是紫砂史上前所未有的。
05.
桃李无数,培养紫砂人才
任淦庭一生酷爱书画,每天作画不止,留下大量画稿。
他潜心研究紫砂陶刻艺术,上承清末宜兴书画,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芦兰芳、韩泰、邵云儒等。
下传当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
1968 年12 月28 日,紫砂陶刻泰斗任淦庭因病逝世,一代紫砂陶刻巨匠就此陨落。
作为紫砂陶刻第一人,他的作品铿锵有力,鬼斧神工,只是单纯的欣赏,就足以满足玩壶人所有的幻想。
如今,任淦庭大师的作品在市场上可谓一壶难求,与顾景舟大师合作的作品更是高达800多万。
但他如严师、慈父般的对待紫砂陶刻艺徒,当今门徒都已成就斐然,成为业内翘楚,他们的作品已成为收藏升值首选,入手正当时!
▶谭泉海 玉润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