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不少私信,鉴定老壶,一般来说,只能看看款型,毕竟只看照片就能辩真伪的技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有些工艺气韵上,一看就不是名家之手,但这种辨别方式,只能是珍品和真品看的多了,有一种欣赏鉴别的直觉,毕竟不是专家,你也不能凭照片妄断真假,也怕藏友伤了心。
玩壶赏壶藏壶,是一个体系,不仅能怡情养性,藏友也期待能得到可观的投资回报。鉴定辨别有辅助方法,但没有立辨真伪的高招,还是要树立正确的“收藏”观。对初涉藏壶的人来说,大多不同程度的存在“捡漏”的心理。其实,时光倒退到紫砂壶价值的发掘期,穷乡僻壤说不定都有古董珍品可淘。可如今,想在玩壶的过程中“捡漏”,已经非常不容易。不过话说回来,固然捡不到作品自身的漏,但我们仍旧能够捡时间的“漏”,如今按着行市买,以后升值了,从久远的角度看,这就是“捡漏”。眼力好、手脚勤、有胆魄的人,大多都能捡到时间的“漏”。认知事物的规律是:专,只能“窄”;博,势必“浅”;什么都通晓的全才,很少。
紫砂收藏也是一样,玩家所学并不能涵盖一切门类,超出所学领域,就不一定是专家。懂工艺技术的,不一定懂文化历史,懂学术考古的,不一定懂江湖经营。又或者,以明清以及民国老壶为收藏对象的,对现当代的生态圈子可能有局限性。所以,综合个人的收藏兴趣、经济条件等主客观要素,选择定位,突出主题,找到合适自己的收藏方式才是最主要的。紫砂壶和其他门类的收藏一样,无一例外是玩长线,它最大的难题是变现。好比花十万块买把壶,不能要求它立刻就能升值一百万。因为变现需要等行情,要得等机会。今天买回来计算着明天转手就能卖了挣钱,在以前确实有过。但是现在,还是要坚持长线。玩壶之初,看什么都觉着新鲜,所以只要价钱合适,逮着什么买什么。回过头来总结一下,一件能拿得出手的都没有。买东西,还是老话说得对,“宁吃鲜桃一口,不啃烂杏半筐”。精品的升值空间永远超越普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能够率领着你提高审美,登泰山而小天下。
不少人爱按图索骥,照着图录买壶,成功的不多,交学费的不少。图录即使再忠实于原物,到底也是二维的,想要树立起具体的三维概念,还是得多上手真东西,不能上手,有时机也要去博物馆多转转。
有了实物,有了参照系,就能够在把玩中掂出质感,形成直觉,回头再去看相关的书籍,就会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升华。当然,前提是这件东西必须保真保对,不能错,一旦错了,谬种延续,就会一错再错。
▲点图可购买「谭泉海·鱼跃」
暂时不能入手,无妨多出去走走,去门店、博物馆、拍卖行转转,遛摊儿也行,不期待能捡漏,在观摩的过程中促进阅历,开阔眼界,熏陶性情也是极好的。而一些实力雄厚的藏家,特别拍卖过大价位藏品的,即使稳坐家中,也会有出售者和拍卖公司像房地产中介一样,上门通报行情。
收藏一件具有明确投资价值的紫砂藏品,好处是喜欢它的时候,可以随时上手把玩品味。
如果哪天开始喜欢其他类型的藏品,可以出手回血,以藏养藏,既能满足收藏的癖好,又能跑赢通胀,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1.稀缺性
2.不可替代性
3.历史内涵与文化底蕴
4.艺术观赏性
5.易保存性
1.2点很好理解,要难得之物,才会价高者得,所谓物以稀为贵。
3.则是收藏品为世人所认可的重要依托,也会让藏家、爱好者产生深刻共鸣。如果一件物品没有经过时间检验,并无文化积淀,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要取得广泛认可较为困难。
4.是一件收藏品鹤立鸡群的决定因素,也是同类收藏品区分高下的依据。如果一件物品稀有却丑陋,也不会成为世人公认的收藏品。
5.也易理解,如果一件东西稀有而美观,但保存个两三年就变质,长时间保存都无法做到,就更别说投资了。
如果一件紫砂作品具有升值性、保值性,也就值得作为投资类收藏品收藏。这些收藏观点,你同意吗,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