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9 来源:紫砂之家
郑宁候紫砂壶拍卖价格如何?
郑宁侯,清早期宜兴制壶高手。生卒不详。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郑宁侯,制壶胎薄而坚致,规矩丝毫不爽,然工精而欠浑朴,可断为清初人也。”
郑宁候的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表现颇为多样,具体价格取决于壶的品相、历史传承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清早期·郑宁侯制朱泥梨式壶 落槌价 : JPY30,000
说明:此壶泥色殷红泛桔,细砂隐现。壶上线条自如迂回,舒畅且不失气韵。壶底钤印天圆地方篆书阳文印款“郑”、“宁侯”,郑宁侯其人载于《阳羡砂壶图考》中:“宁侯不详何时人,善摹古器,书法亦工。制壶胎薄而坚致,规矩丝毫不爽......可断为清初人也。”赞其功法与书刻皆精,书中又言:“尝于香港市肆见宁侯朱泥中壶一具,薄胎制作精雅,底有‘郑’字圆印、‘宁侯’二字方印,均篆书。”所载朱泥中壶落款方式恰与此壶相同。
郑宁侯制 朱泥坦然壶 估价:RMB15万-18万
说明:作品常钤阳文天圆地方式篆章“郑”、“宁侯”,印款有清初时风,用印篆刻水平高超,能对印章款识有如此的讲究,足见郑氏对艺术的追求和理解,高于一般艺人匠工。
1.《阳羡砂壶图考》P20,香港百壶山馆,1937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8年重印
2.《宜兴陶器图谱》P227,台北蓝天书局,1981年12月
3.《宜陶之旅》P120,台湾李佑任陶艺公司,1987年
4.《中国雅趣品录-宜兴茶具》P26,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1990年10月
5.《朱泥宝记》P32-33,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3年8月
6.《紫砂风云》P357,居仁堂,1996年1月
7.《以适幽趣-明清茶具珍藏展》P29-30,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6月
清早期 郑宁候一粒珠壶 RMB 200,000-250,000
此器以白泥为胎,为传统曼生十八式造型,俗称“一粒珠”。形制上对壶的整体性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整器有饱满的力度和整合的视觉观感。壶体滚圆状,无颈作嵌盖式,流嘴略弯,小圆珠钮,浑圆可喜。整器采用“洒红浆”装饰手法,因为对于手法技艺的要求极高,故传世极少。此类装饰在后期亦有所仿制,但因种种原因,皆不得其精。粉浆星星点点布于器表之上,似隐若现,灿若桃花,使整器于古朴雅致之中又流露堂皇富丽之美。所谓“茶禅一味”,品茗需要静心静气,此件一粒珠给人带来的高雅意境且器形大小极宜品茗,堪称精品。
款识:郑宁候 篆书方圆印
郑宁候:应为清康熙年间制陶名艺人。浙江桐乡人,善摹古器,书法亦工。传世器品极少。
出处:香港苏富比2016年秋拍,Lot0688
清早期 郑宁候制平盖圆壶 RMB 120,000-150,000
此器平盖笠钮,扁腹长颈,身体如碗钵,容量较大。壶流上平下圆的形制,具晚明遗风。底钤两印“郑”、“宁侯”。
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郑宁候,不详何时人,善模仿古器。”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别传》:郑宁候“......制壶胎薄而坚致,规矩丝毫不爽,然工精而欠浑朴,可断为清初人也。制作精雅,底有“郑”字圆章,“宁侯”二字方章,均篆书。”清初外销欧洲紫砂壶中,亦见郑宁候“玲珑方壶”,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容量:1200ml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