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清嘉庆 杨彭年 曼生铭 井栏壶

清嘉庆 杨彭年 曼生铭 井栏壶

时间:2025-02-25 来源:紫砂之家

杨彭年 字二泉,号大鹏,生卒年未详,浙江桐乡人。嘉道年间制紫砂名手,兼善刻竹、刻锡。乾隆年间,制壶多用模制,杨彭年复起晚明时大彬(活动于万历顺治年间)捏制之法,有中兴之誉,制壶存世不多,多与陈曼生合作。


当时期陈曼生,只和杨彭年一个人有合作,相信曼生十八式是两个人共同探讨出来的,也就是陈曼生出想法,杨彭年施工,当时期像陈曼生身边的一群朋友,比如郭频迦、江听香、高垲等,都是当时浙派一些有名的士大夫。陈曼生设计的砂壶造型,有别于前代人,并赋予贴切的壶铭。
所以当时的曼生引起的文人壶效应,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包括延续到子冶、乔鹭洲、朱石梅,以及后来的玉成窑。

在紫砂的收藏脉络里,无论是分年代还是分流派,文人壶是没办法逾越过去的,如果是玩体系的话,他是属于一个文人壶体系,如果去掉明末清初陈鸣远那就是从曼生杨彭年开始的,然后这一脉络下来一直到玉成窑结束。

杨彭年 (1796-1850),清中叶抟砂名手。《前尘梦影录》载杨彭年“善制砂壶,创为捏嘴,不用模子,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杨彭年抟器风格并不力求精工,于可精处精,于可放处放,专以意趣为尚,与曼生审美观不谋而合。

井栏壶以紫泥为胎,紫泥金星,色泽沉稳。壶盖开线圆润均一,钮略呈坛钮。俯看身、盖、钮所形成的三道圆形分布得当,宛如井中微波荡漾而起的层层波纹。壶身顶由肩、腹至底部所渐趋圆融的弧形流畅线条,必须与由下向上逐渐收拢,又复呈缓和平坡的坛钮形状相互对应,且与把、流与壶身相接处相系、互相权衡;流口上方亦见微妙的平切,与呈现微妙弧度的平沿平盖部位亦相呼应;壶身、把、流、盖整体能呈现适切比例与均衡状态,体现雄健挺拔、敦古浑厚之美。壶身铭刻“丹井泉 宜延年 , 谁其饮 之句漏仙”秀劲挺拔,刀法爽利,行书意趣浓郁。盖内钤印“彭年”印款,壶底钤印“阿曼陀室”印款。整器圆中见方,挺拔隽秀,浑穆古雅,为不可多得之曼生壶珍品。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