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徐汉棠紫砂壶代表作

徐汉棠紫砂壶代表作

时间:2025-04-09 来源:紫砂之家

徐汉棠,(1932年5月11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上海紫砂协会理事、中日陶瓷研究协会顾问,现为无锡市政协委员、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研究所所长。

五十年代初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成为其第一个弟子。




当代·徐汉棠制紫泥石瓢


作为紫砂壶型的代表,石瓢壶式数百年来一直为人所喜,此壶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汉棠大师之力作。壶作三足石瓢式,器身偏矮,重心下沉,选上等紫泥为胎,各部比例协调,流、钮、把自成一线,骨肉匀挺,饱满莹润,气度非凡。徐汉棠大师所制石瓢,承其师顾景舟大师之功力,又融入徐门独到技法,整体给人以磅礴大气之感,在业界素有“汉棠瓢”之美称。



当代•徐汉棠制紫泥花盆两件


紫砂大师徐汉棠先生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潜心制作紫砂花盆,并以此成名,他的作品得到上海盆景协会及一大批收藏家的好评,“汉棠盆”之称从此蜚声沪上。此组拍品由两件汉棠盆组成,钵形盆玲珑可爱,造型别致,下设三足,得古器之韵。另一件紫砂小盆色泽醇厚,器身分八面,壁面微外撇,端雅拙朴,底开四圆孔,兼具实用性。以此静穆稳重之紫砂盆,置于高轩书室之前,诚为雅人清贡。



当代·徐汉棠制紫泥石瓢


石瓢壶式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文人墨客所喜爱,被称为“壶中君子”,其壶型在历代大师的承袭与发展之下,也演绎出了别样生动的趣味。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景舟式石瓢和子冶式石瓢。此壶为顾景舟第一大弟子——徐汉棠所制。徐汉棠秉承古法,融合“景舟石瓢”壶式而做,颇得古韵。壶身线条饱满圆润,壶口略大,降低了整把壶的重心。壶流出水爽利,压盖,桥钮,比例恰当。此壶造型虽简,却能在质朴气韵中见深厚功力,为徐汉棠仿古作品中的代表之作,业界素有“汉棠瓢”之称。同款“汉棠瓢”于八十年代初便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二〇〇〇年又被比利时皇家博物馆收藏,在国内外更是获奖无数,堪称一代经典。


当代·徐汉棠制紫泥三足石瓢


此壶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汉棠大师之力作。壶作三足石瓢式(矮石瓢式),选上等紫泥为胎,各部比例协调,流、钮、把自成一线,骨肉匀挺,饱满莹润,气度非凡。徐汉棠大师所制石瓢,承其师顾景舟大师之功力,又融入徐门独到技法,整体给人以磅礴大气之感,在业界素有“汉棠瓢”之美称。



当代·徐汉棠制段泥菱花如意提梁壶


徐、汉棠(盖款);徐汉棠制(底款);徐(把款);石羽(刻款)
镌刻: 菱花如意提梁壶,此作品为作者平生精品之作,此壶秀润之中见浑厚。正合人间珠玉安足取,不如阳羡一丸土之说。汉棠密制,戊寅年秋月。陶羽轩,石羽镌。

众所周知,筋囊器为紫砂壶具之中制作工艺难度最大的一类。其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壶身、壶盖、壶钮等各部份的比例,以精确的中心部位作放射线的起点,将各个部份划分成若干符合美学要求的区块,同时这些区块对于其他区块都要有可兼顾性,是在某一角度对称的。就拿壶盖来说,当其以一定的几种角度与壶身盖合之后,必须均做到严丝合缝,筋纹连贯。因此,全手工制作筋纹器定非高手不能为。此器作提梁式,身桶部位又作菱花筋纹,其工艺难度可谓难上加难。远观此壶,筋线流畅、贯通一气,在起伏中透出灵动、明快的变化。而两条筋线的中间部份似被勒住一般,充盈、饱满,似要拼命挣脱筋线的束缚。壶底部以四足支撑,与壶提梁上下呼应,给人以举重若轻之感。值得注意的是,此壶底部又有沈汉生大师七十余字的题刻,文字中更直言此壶为“作者平生精品之作”,足见此件作品之珍贵。



近代·徐汉棠制牛盖壶


牛盖壶,因其平盖,宽拱形钮犹如牛鼻,故此得名。此壶造型古朴,直腹平底,阔口出唇,短弯流,环状柄。整器形制内敛,雅韵盎然,细腻精致,充满质朴之生活气息。庄重而不乏新意,大度豁达而极具阳刚之气。其用料精良,捏制细致规整,长期使用后之壶浆微微泛出,甚为出彩。底款“徐汉棠制”,盖内款 “徐”,“徐汉棠制”。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