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4 来源:紫砂之家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2001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1963年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市紫砂行业协会副主任、宜兴市禅学书画社副秘书长,2006年8月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紫砂艺术大师称号,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1981年进紫砂工艺二厂,考入紫砂研究所,并任紫砂培训中心主任,带徒传艺300多名。壶艺重传统,求精高,以浑然大气为上镜。作品《清泉壶》、《福临八方壶》、《漱泉壶》、《得禄壶》、《风华壶》、《悠泉壶》、《大成壶》等连续七届荣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所制作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王福君作为宜兴紫砂艺坛的代表性人物,其制壶工艺的独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家学传承、泥料研究、风格创新及装饰合作等维度,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1. 家传泥料与“好泥做好壶”理念
王福君受母亲影响,早年便注重泥料的囤积与陈腐,家中珍藏50余吨老泥料,包括母亲遗留的30年以上陈泥及自购优质矿料。他推崇“泥料如布料”的比喻,认为优质泥料是制壶的基础。
其独家开发的“玉砂料”尤为珍贵,制成的壶透气性极强,热水冲泡时壶体可见蒸汽氤氲,养壶效果远超普通泥料(普通泥需3个月,玉砂料仅需1个月)。此外,“羊脂泥”“暖玉砂”等特色泥料也因包浆迅速、色泽沉郁备受推崇。
2. 风格融合与光货创新
从花货到光货的转型:1990年前主攻花货,后为满足市场需求转向实用光货,融合何道洪的“光润大气”与吕尧臣的“传统内秀”,形成浑厚典雅的个人风格,1996年定型 。
方器与圆器的平衡:作品如《福临八方壶》以“天圆地方”为理念,方中寓圆;《大成壶》则通过下宽上收的造型象征“厚德载物”与“向上进取”,兼具哲学意蕴与实用美感 。
3. 装饰合作提升艺术价值
王福君深谙“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传统,长期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徐安碧、鲍志强等合作刻绘,通过名家书法、山水画装饰提升壶的收藏价值。例如,《石瓢壶》由其子王智明(谭泉海弟子)刻绘“天道酬勤”及山水,将紫砂素雅与书画艺术结合。
4. 工艺技法与实用性的结合
纯手工技艺:坚持传统拍打成型法,早年学徒时期每日拍打数十个身筒,练就了比模具更快的纯手工制壶速度 。
细节优化:如《祥钟壶》在传统“德钟壶”基础上优化线条,壶腰与壶肩的股线设计增强光影层次;《清泉壶》的壶钮似水滴,壶嘴与把线条流畅,兼顾美学与实用性 。
5. 国际影响与传承
1996年赴日本参加“世界火焱博览会”,其壶艺获日本陶艺家中里太郎右卫门盛赞,但婉拒外籍弟子深入传授技艺,以保护传统工艺精髓。其子王智明继承家学并拜师谭泉海,延续了家族技艺与刻绘传统的结合。
总结
王福君的工艺独特性在于:以珍稀泥料为基,融合何吕风格自成一家,通过名家刻绘升华价值,并坚守纯手工传统。其作品连续七届获国家级金奖(如《清泉壶》《风华壶》等),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印证了其“重传统、求精高”的艺术追求。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