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裕
鲜红、明亮、细腻,实用、为朱泥壶的特性,亦因而令人爱不释手,每每遇见一把
完整的精品,就想去抚摸,欣赏甚至于去拥有它,然而一把好壶实在是不易多得也。
看到古壶就容易启发我们的思潮,发思古之幽情,小壶是由明代开始兴旺起来,明朱元璋改制后,以龙团凤饼无益于国民生计,徒然助长奢风,于是在洪武七年,断然废止,改为散茶,这个决定,改变了茶具的命运;一是茶碗的式微,二是小壶的兴旺。
历史上不曾记载朱元璋是否精于饮茶之道,他的决定应该纯是政策性及经济性,然而中国饮茶却因而柳暗花明,别辟蹊径。小壶沾承茶水思,迅速的奠定其在茶事上的地位,六百余年来,其受人宠爱,历久不衰,更奇特的是它不因『壶老』而减低它的价值,反而觉得朱泥愈显老练、沈而有光愈有价值及珍贵。
可以说小壶因茶而得宠,然而饮茶亦因小壶的出现,提升至另一层境界。古人或许不能明白其原理,但经验告诉我们:『壶小则香易聚、壶大则味不佳』,小壶小杯,宜细品,宜慢啜,咽甘咽苦,斯乐何极?
壶的实用性;就朱泥壶而言,应属在160CC以下,如小到60CC时,便仅供一人独饮.因为使用壶的大小,视人数而定,同时前段亦谈过[壶小香易聚』考虑到茶水的质量。另外一点是衡量个人之经济能力,量力而为之,不必太勉强,曾经听人说个故事,其爱壶的程度是在结婚那一天晚上,向太太借戒指去买一支心目中喜欢的茶壶,我想倒不用如此的变成『壶痴』。
朱泥壶另一项令人心神荡漾的,是冲泡热水后,壶身的色泽会产生更深红的感觉,相信这是每个养壶者皆有的经验。因为它红得如同小孩脸上嫣红的苹果脸,红得如同身穿晚礼服打扮艳丽少妇朱唇上的口红,以及雄姿英发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关公面颊,它红的羞涩,红的高傲,红的尊贵,红的多变化;我们在冲泡喝茶时应让其特质潜移默化。
本人在一位收藏家的家里第一次看到那把邵圣和作,落大清乾隆年制款的平盖圆身壶时,当场赞叹作者工巧及壶的胎质细腻,就决心想得到它,由于是人家珍爱的精品,我又如何才能得到它呢?当然是大费周章,告知对方想要得到壶的心愿,同时也愿意出双倍价格购买,这中间过程困难重重,因为要经常去拜托说好话。再者介绍几把比较难得或特殊的小品’款落高阳贡局之一对朱泥壶,因为古壶保存本来就不易,更何况一双能留传迄今,实属难能可贵。以及青蛙朱泥壶(大红袍)款落德根自造陶器,手法老练,质地细腻,最可贵是通壶完整无瑕疵,这把壶曾蒙杰诚兄颇为称道。还有如四角、六角朱泥壶,其造工皆十分细致,它从壶纽至壶盖腹等棱线笔直,造形特殊数量稀少,物稀为贵。另外特别介绍一把古壶,款落逸公,它表面胎质呈现橘皮状,土粒完整清楚,壶身质硬,声音清脆,质地极佳,是值得收藏的好壶。以上介绍的这些壶曾经在这次邮政博物馆所举办的茶壶邮票特展展出,风评甚佳。
如今市面上一把完整的朱泥小把壶皆被抢购一空,我们这些爱壶者,仅能藉展览会时,去参观俾使缓和一下嗜壶欲望之心绪,同时更期盼这类参观活动能多举办,使中国的这些古董级茶壶能够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