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陈子畦紫砂壶怎么鉴别

陈子畦紫砂壶怎么鉴别

时间:2025-07-09 来源:紫砂之家

子畦,陈子畦,明天启至清康熙间宜兴紫砂高手,生卒不详。传为陈鸣远父。善制茗壶,亦工文房雅玩。制壶仿徐友泉神似,为世所重。作品多紫泥,胎薄而工,颇精致。书法有晋唐之风。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陈子畦,仿徐最佳,为时所珍。或云即鸣远父。”



一、核心鉴别要素

泥料特征

典型明代紫泥:含明显粗砂颗粒(40-60目),表面呈"梨皮"肌理

胎体特征:薄胎工艺(2-3mm),重量比清代同类壶轻30%

款识鉴定

真品款识:

篆书阳文"陈子畦"方印(2.5×2.5cm)

刻款笔法带晋唐遗韵,起笔藏锋明显

常见伪款:

电脑刻字过于规整

"子畦制"三字款(真品无此形式)

工艺特征

流把接口:采用明代"铆接法",可见细微手工痕迹

内壁处理:保留手工拍打形成的"太阳纹"

底足修坯:呈现"倒角"工艺,清代后失传

二、进阶鉴定方法

科学检测

X射线荧光分析:明代泥料含特定微量元素组合

热释光测年:可精确判断烧制年代(误差±30年)

传承考证

重要递藏线索:

龚心钊(1876-1949)旧藏

民国《阳羡砂壶图考》著录

博物馆比对标本:

香港中文大学藏南瓜

北京故宫海棠式盖缸


三、仿品特征警示

低仿品

泥料:使用现代酸洗泥,颗粒分布不自然

做工:电动工具痕迹明显(如均匀的螺旋纹)

高仿品

破绽点:

印章边框过于整齐(真品有手工凿刻毛边)

刻款笔势缺乏书写性

胎体过厚(明代真品均在3mm以内)

四、专业鉴定流程建议

初步筛选:

测量重量(200cc壶体应≤180g)

紫外灯检查(老壶无现代化学粘合剂荧光反应)

深度鉴定:

邀请紫砂材料实验室做泥料成分分析

比对已知真品的微观特征(如气孔分布)

传承溯源:

查阅《宜兴紫砂珍赏》等权威著录

核查民国时期流转记录


五、特别提醒

近年出现"翻模做旧"精品仿品,甚至复刻了太阳纹等特征。建议重要藏品必须通过:

上海博物馆科技检测中心

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实验室 等权威机构认证。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