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1 来源:紫砂之家
邵旭茂的传世作品以雄浑大气的素器提梁壶最具代表性,其造型与工艺被誉为清代紫砂艺术的巅峰之作。
一、旷世经典:旭茂提梁壶
核心特征
形制设计
壶身:扁球状鼓腹,饱满如穹窿,底部平缓收敛,高23厘米,宽逾20厘米,体量恢弘。
提梁:拱形硬提梁高度达壶身2/3(约15厘米),如长虹凌空,与壶体形成虚实相生的空间张力。
流与钮:三弯流曲线柔中带刚,扁笠形壶钮似斗笠倒扣,与整体气韵呼应。
工艺细节
泥料:特选宜兴本山紫泥,胎体“细而不腻”,砂粒隐现如繁星,窑烧后呈深紫泛红(“紫不姹”),明针打磨后泛玉石光泽。
结构:口盖密合度极高,倒茶不溢;提梁与壶身衔接处暗藏榫卯式力学结构,提握稳重。
艺术地位
《阳羡砂壶图考》称其“气贯长虹,雍容如庙堂重器”;
顾景舟在《宜兴紫砂珍赏》中将其列为“神品”,评:“虽隔图版,犹感磅礴之势”。
现存地:原件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编号YXP-018),故宫博物院藏有同款(编号故00181339)。
二、其他标志性器型
葫芦钮提梁壶
特征:壶钮塑为半圆葫芦形,提梁弧度较经典款更陡峭,壶腹略扁,通高18厘米。
款识:底钤“荆溪”圆章+“邵旭茂制”方印,盖内暗刻“旭”字草书。
藏地:南京博物院(藏器号:NJ1991-紫砂-076)
鼓腹提梁扁壶
创新点:突破传统球体,壶身横向延展成扁鼓形,提梁作倒U字形,宽流短颈。
泥色:泥料掺少量黄砂,烧成后紫中泛金,俗称“紫金砂”。
传世品:2015年北京保利秋拍以287万成交(附1983年顾景舟亲笔鉴定书)。
三、款识真伪鉴别要点
✅ 真品关键:双印泥色沉厚,入胎三分;提梁与壶身比例严格遵循0.618黄金分割。
四、市场与收藏价值
传世量:公藏真品仅6件(宜兴2、故宫1、南博1、上博1、台故1),民间稀见。
拍卖记录:
2018年香港苏富比:清雍正 邵旭茂制紫泥提梁壶(附旧锦盒),成交价 HKD 4,360,000
仿作警示:
清末民初“豫丰”商号仿品流通较多,泥料偏红,提梁弧度生硬;
真品提梁孔洞内壁有手工削痕,仿品多为模具注浆成型。
五、学术研究推荐
实物研究:
故宫出版社《紫泥清韵:故宫藏紫砂器》(2015特展图录),P.89-91高清细节图。
工艺分析:
《中国紫砂鉴赏》第四章(岭南美术出版社),实测提梁壶受力结构。
辨伪指南: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紫砂款识汇编》邵氏印章拓片比对。
邵旭茂的提梁壶不仅是技术杰作,更以几何张力与泥料质感重新定义了紫砂的美学维度,其影响延续至当代何道洪等大师的创作。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