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3-29 来源:紫砂之家
有网友开玩笑,说到论壶者,列出有四类。一是鼓吹泥料空前绝后的,准是玩老壶的;二是强调价钱合适方便实用的,准是摆地摊卖乡下壶的;三是倡导一分钱一分货的,他会教你如何去看工手好坏;四是咬定投资有回报的,他手中必有名家壶。哈哈!人无完人,壶也如此。
先说泥料。今年夏天在方壶大家潘持平府上,亲眼目睹了顾老的一只子冶石瓢,部分壶面麻麻扎扎的,砂粒突显。分明是砂浆配比差些,一经窑火就破了明针。而用了一个多月赵曦鹏的如意圆壶,段泥纯正,工手精细,烧了两遍泡起茶来还是吐黑,从壶底悄悄爬上来,聚集在接片处。一赌气就想这样养下去,看它会变成什么!至少现在的一抹抹印迹,真实地反映了明针的走势。好了,权且当教材!
再说烧制。泥有泥性,一经高温常常出现窑裂、灰爆,烧得紫砂壶“很受伤”。至于有的壶把烧偏了、壶体起泡了,在工艺师看来,不显眼的就算不得大碍。既然只是瑕疵,卖给壶商一分不少要。台湾天地方圆1995年版的《壶谱》里收录顾老的一只壶,几处起泡,错落有致,赫然编排在首页,藏家珍视之情得以窥见。
再说工手,高低上下,天壤之别。门派不同,手法各异。实在不能单单以此妄下结论。工手只是形式,要看壶的整体协调、局部衔接以及营造出的气韵。就说最具个性色彩的供春壶吧,徐达明的粗犷豪放,老气横秋;陈国良的清新灵透,秀气生春。再回头笑看刚入门时购得的学费壶,一把民间供春捏得像团烂泥,生拙的工手,无法演绎供春的秀逸风骨,不能体现供春的朴茂精神。
最后说名气。这里存在误区,就是人们总是混淆实用品与艺术品。实用品作为商品,要强调消费价值,便宜实用;而艺术品作为艺术,更强调投资价值,鉴赏收藏。在技术基础上,艺术品除了艺术表现,还要有学术意义。具备艺术与学术的相当水准,甚至可以允许有些非人为所能掌控的技术瑕疵。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