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井栏

井栏

时间:2010-01-14 来源:紫砂之家

井栏
 

  吴裕成新著《中国的井文化》旁征博引,述古论今,对井形态、井历史、井风俗和井文化做了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为民俗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读罢此书,不禁联想到紫砂壶中的井栏壶,它凝结着丰硕的历史内涵和艺术内涵,也应成为中国井文化的一项内容。

  井栏壶,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井栏”一词,传统文化中多见,如“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入”。实际糊口中的井栏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幹。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提到儿时印象颇深的百草园中“光滑的石井栏”。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或井亭,它们即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井栏使井口高于地面,在实际糊口中至少有3种功能:第一,防止沙尘刮入井中,防止污水流入井中,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加盖井盖,还可阻挡顽童向井中撒尿,歹人向井中投*。尤其是后者,多有发生,历代古籍都有记载。第二,防止人们因入夜或醉酒而不慎跌入井里,特别防止寒冬井边冻冰时汲水人滑入井里。第三,防止井水外溢。井溢在古代被以为是“妖”象。至于说井栏对环境的美化作用,一是井栏材质之美,如唐、宋、元宫中和贵族就有以金银玛瑙宝钿镶嵌井栏的;一是井栏刻字之美,即井栏上镌刻的井名等文字。后者的艺术价值更大些,金石家叶昌炽在《语石》一书中,对姑苏的古井栏做了一番调查考证,得宋元井栏拓片十余通,其中以杉渎的“亨泉”、严衙前的“复泉”、画禅寺的“利便泉”等最为闻名;书法家顾廷龙还将复泉井栏上的铭文拓下来,装裱成一本大开册页,由吴湖帆作画,章太炎、钱玄同、胡适、张元济、容庚等名人学者题咏,可见学术界人士对井栏文物的珍重。

 

  井栏壶在紫砂壶的造型中属于“光货”,即几何形态。作为实用品和艺术品,比起铜器、玉器、瓷器和其他陶器来,紫砂器流行较晚,但正由于这样,紫砂壶得以充分吸收和鉴戒古代各种器物造型的长处,并且具有浓烈的糊口气味。井栏壶的设计就十分成功,它以石井栏为造型基础,并鉴戒井栏刻字之美而成为壶铭之美,样式古朴而文辞优雅。经由漫长历史的考验,井栏壶已成为紫砂壶珍藏家们特别看重的经典壶型。现存较早的井栏壶名品,为清代嘉庆年间制作,系闻名字画家陈鸿寿(号曼生)设计并作铭文,闻名工艺师杨彭年制作,被列为享誉国内外的文物瑰宝“曼生壶”中的一种。因为器型的变化,井栏壶又有“高井栏壶”和“仿古井栏壶”的区别。陈、杨之后,各个时期的紫砂工艺师都对井栏壶情有独钟,顾景舟、吕尧臣徐汉棠等现当代工艺美术巨匠更是设计制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井栏壶。

  我喜爱井栏壶的朴实敦厚,简洁大方,因此寒舍备有数把样式不同的井栏壶,或用以品茗,或观赏把玩。其中一把为高井栏壶(图①),系“曼生壶”的仿品,底款为“阿曼陀室”。此壶乃友人赠我,据友人说,当初他买此壶是当做真品买的,因此价钱并不低。另一把为仿古井栏壶(图②),系天津泓艺轩设计,宜兴当代紫砂名家顾绍培所制,选料和工艺极为讲究,壶壁分别刻有天津名家余明善的字和霍春阳的画。此壶也是友人赠给我的,此样壶只做了二十几把,我的这把编号为12,刻在壶底上。还有两把为井栏提梁壶(图③),身为井栏形,嘴似鸟喙状,因此又名“鹧鸪壶”,仿的是顾景舟,底款为“武陵逸人”。两把一模一样,只是用料不同,一把是朱泥,一把是净水泥。我买这两把壶时,朱泥的一把价钱略高于净水泥的一把。

 

  由什物观之,井栏壶脱胎于井文化,反过来又以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使井文化得到丰硕和晋升。井栏壶集陶文化、茶文化、壶文化和井文化于一体,时嬗而愈珍,历久而弥新,洵为中国文化之精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