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4-27 来源:紫砂之家
一、问:宜兴紫砂起源於何时、何人?
答:1.依出土紫砂残片,初步鉴定可追溯到北宋中期。
2.一般传说是明中金沙僧与供春为紫砂壶之创始人。
二、问:宜兴壶为何闻名於世?
答:1.宜兴生产特殊的紫砂泥料,传统工艺技巧别树一格。
2.明、清因为文人的参与提倡,声名大噪,与中国景德镇瓷之地位并驾齐驱,成为壶之主流。
3.嗜茶者的拥戴,历久不衰。
三、问:供春、陈曼生、时大彬、陈鸣远是何人?对紫砂壶有何贡献?
答:1.供春:明中叶人,第一位专业的紫砂陶手,也是宜壶的始祖。
2.时大彬:明末清初人,集砂壶之大成,为早期砂壶的大师,其成就无人能及。
3.陈鸣远:清初之名陶手,对自然型之造诣别具一格,亦开此流之先锋。
4.陈曼生:清中文士,曾任宜兴县职,大力提倡书画与壶艺之结合,成为清中叶壶风之代表。
四、问:宜兴壶艺的兴衰过程如何?
答:1.宜兴相传起源於明中叶的金沙寺僧及供春。
2.明末清初时期,宜兴紫砂不仅驰誉全国,并且外销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各国,是为鼎盛时期。
3.清嘉庆时,时陈曼生任宜兴县令,创曼生十八式,并将书法绘画结合,提升宜兴的艺术水准, 使宜兴壶在文人社会广为流传,名家辈出。
4.清末民初,国家动乱,宜兴陷入最低迷的时期,几乎停止生产。抗战胜利以後,始慢慢恢复生产。
5.近年来,宜壶名家辈出,作品广为收藏者喜爱,享誉中外,实为另一个鼎盛时期。
五、问:宜兴壶从起源到现在,主要分为那几个阶段?其代表人物为何?
答:1.起源期:北宋至明中期,以金沙僧、供春为代表。
2.完备期:明万历到明末,以时大彬、陈仲美、徐友泉为代表。
3.发展期:清康熙到乾隆,以陈鸣远为代表。
4.鼎盛期:㈠清嘉庆到道光:陈曼生、陈用卿、杨彭年为代表。 ㈡清咸丰至光绪:黄玉麟、陈光明、王东石。
5.纷乱期:民初,以裴石民、冯桂林、程寿珍为代表。 6.再兴期:现代,以顾景州、蒋蓉为代表。
六、问:现代宜陶和清末民初的差别在那裏?
答:现代宜陶从一九五O年起发展合作团体,集大众之力量生产与教导下一代,因此在品管与销售上普 及水平。而清末民初之产品,因为个别小作坊,所以品质高低不平,未能普及。
七、问:宜兴紫砂在世界的艺术文化地位如何?
答:1.世界艺术文化之地位,以目前之状况可分两种。一种是纯艺术的价值,地位肯定,各地之博与 文物馆展览、教育,完成正面意义。另一种为民间、私人存在之价值观,与商业行为结合。宜兴 紫砂正以其特殊成就占此一席之地。
2.宜兴紫砂在艺术界逐渐受到重视,每年皆到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广受好评。
八、问:宜兴紫砂何时被普遍使用?
答:明末清初因为泡茶风气与文士推展,紫砂被普遍接受,视为实用与美观的工艺品,紫砂壶开始普遍 使用至今。
九、问:壶艺及陶艺有何异同?
答:整体来说,壶艺是陶艺的一种,皆是以陶土原料。经揑塑成型,高温的烧制过程而成的工艺品。但 是壶艺又包括茶艺之层面为陶艺所缺。
十、问:为何近年来收藏宜兴紫砂壶的风气相当盛行?
答:1.大陆有计划的提倡培养训练陶工,使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2.配合大陆政策之开放,民间对宜兴紫砂陶艺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
3.台湾经济荣繁,国民所得提高,工艺美术品市场逐渐成型。
4.饮茶风气的兴盛,茶艺文化的推广。
十一、问:宜兴除了生产壶外,尚有那些产品?
答:宜兴丁山除了生产壶外,尚有其他多种陶瓷制品,譬如:钧陶、美术陶瓷、工业用陶瓷,所以有 “陶都”之称。
十二、问:中国生产陶壶地方很多,为何以宜兴紫砂最出名?
答:只要有生产陶瓷的地方就有陶瓷之茶壶,譬如德化、景德、石湾、弄地的壶也很漂亮。但是宜兴 紫砂因为特殊的传统造制技巧、特殊的泥料,所以在壶艺上最出名。
十三、问:常听人说。"港壶",是否指宜兴壶或是香港制造的茶壶?
答:港壶,即指宜兴紫砂壶。因为经由香港输入台湾,故很多人把紫砂壶称为“港壶”。
十四、问:紫砂壶为何盛产於宜兴?
答:1.经济富饶。宜兴位於苏浙交界,为江南富饶之地,紫砂壶在经济环境有利的条件下,因而得以发。
2.文人荟萃。宜兴因经济富庶,所以较多文人聚居此地,他们对宜兴茶壶的喜爱,实有一种推动 的力量。
3.此地盛产名茶。宜兴古名阳羡,以产茶而名噪时。因为盛产名茶,所以茶泡茶所用的器具如 茶壶、茶杯、茶杓等亦相继发展起来。
4.此地盛产陶泥。宜兴南部为丘陵山区,盛产陶泥。其陶泥可塑性高,收缩率小,这种特性不是 其他地区所能比拟的。所以就算在相同的工艺技术水平之下,宜兴紫泥壶的艺术水平总比其他地区 产的砂壶器为高。
5.悠久的烧陶历史。从考古发掘资料,得知宜兴地区早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烧制青磁。根据研究, 早期紫砂器的造型与青瓷器有著密切关系。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