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16 来源:紫砂之家
茶是因作为饮料而驰名的,茶文化实质上是饮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文化的产生是在茶被用作饮用之后,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饮茶的起源和发展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
饮茶始于西汉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先秦说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
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魏晋说
唐裴汶《茶论》、《膳夫经手录》认为饮茶始于晋,宋《集古录》认为饮茶始于魏晋。
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荼。”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
西汉著名辞赋家王褒《僮约》“烹荼尽具”的约定,是关于饮茶最早的可信记载。《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烹荼”、“买荼”之“荼”为茶。《僮约》订于两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故中国人饮茶不会晚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西汉晚期。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王褒是四川资中人,买茶之地为四川彭山。最早对茶有过记载的王褒、司马相如、扬雄均是蜀人,可见是巴蜀之人发明饮茶。
从两汉到三国,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物,饮茶限于王公朝士。《三国志·吴志·韦曜》记:“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孙皓密赐韦曜以茶代酒,可见东吴宫中饮茶。
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说成都的香茶传遍九州,这虽有文人的夸张,却也近于事实。《桐君录》记:“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晋陶潜《搜神后记》:“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晋王浮《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说明在两晋时期,湖北、安徽、江苏、浙江这些地区已产茶。
两晋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逐渐向中下层传播。晋干宝《搜神记》:“夏侯恺字万仁,因病死,……如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荼饮。”这虽是虚构的神异故事,但也反映普通人家的饮茶事实。《广陵嗜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买。”老姥每天早晨到街市卖茶,市民争相购买,这反映平民的饮茶风尚。
南朝宋人山谦之《吴兴统记》载:“乌程 温山,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毘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乌程温山产贡茶,长兴县有境会亭,两郡太守在此宴集,督造茶叶。江南一带不仅饮茶,茶叶生产也有一定的规模。《南齐书·武帝本纪》:“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荼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南朝齐武帝诏告天下,灵前祭品设茶等四样,不论贵贱,一概如此。可见茶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后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桨,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时给事中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北朝人原本渴饮酪桨,但受南朝人的影响,如刘镐等,也喜欢上饮茶。
饮茶始于西汉,起源于巴蜀,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饮茶由上层社会向民间发展,饮茶、种茶的地区越来越广。
生活元素
不可否认,茶文化已成为现代时尚礼仪的标志性文化载体之一,是当前世人公认的一种高雅文化体系,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展现,是礼仪之邦的必备要术之一,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千世界,茶文化讲求贵族气息,也讲求平心静气,了解这门文化,至少有益于身心健康。
茶文化,早在二千七百年前就成为一个专门术语,它富有玄机和张力。有很多人把茶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大体上都给茶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茶文化是一个多重性格的复合体,其中包括政治、军事、天文、地理、人文、信仰、书画、文学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家庭而产生的门开七大件之生活资料。社会发展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一些专业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一些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了解茶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传播我国传统学说的进程和提高自己的认知度。相反,缺乏了解茶文化背景知识通常会在一定的时期,导致交际障碍,以及意识上的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伪文化”。本节主要讲解茶文化中的六大专门文化源,并于各位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
历史茶名人
中国茶人名录人数之众,范围之广,影响之大,要进茶文化的第一门是掌握茶名人。
茶学书籍
应该说中国的关于茶的书籍从先秦起到当今社会,无一不出,方方面面的都有,绝对号称世界茶书之国,要进茶文化的第二门是要多读茶书。
种茶制茶
要走进茶文化大门,还得要找到好的时机,亲临产茶区,投入到茶叶生产制作过程中去。这是进入茶文化的第三门。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茶文化是一种被赋予的文化语,茶本身不具备文化属性,但它一但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走到一起,就产生出另一种高雅的文化现象。这是进入茶文化的第四门。
儒家、佛家、道家
这三大家都是茶的知音,大凡中国茶文化史的发展都是基于这三大家之力而长盛不衰,以上三家时有道法争鸣,却无一与茶相持,且都发展了自己流派的茶学观,这是茶文化的第五门。
健康
想来就没有人会主动说不要健康身心的,茶从远古走到现在,其文化属性里无不谈健康,后来科学也证明了这一课题,尤其是绿茶,已达到举世公认的地位。这是进入茶文化的第六门。
以上六大门走完之后,茶文化在大脑中已自然天成。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