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3-25 来源:紫砂之家
编者按 这是一位爱壶、藏壶的安徽老同志,为了宜兴“紫砂中兴”、“紫砂立市”,给我市领导的一封热情洋溢的来信。根据市领导的批示、征得作者同意,现将信的主要内容摘要发表如下。其中有的建议如公开公示职称、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开发研究,我们已着手进行,对作者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和意见,欢迎业内人士充分发表意见,以使其更加细化并可具操作性。总之,只有制壶、爱壶、玩壶、藏壶的人共同努力,才能促使宜兴紫砂陶艺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爱壶、藏壶的老同志,请允许我从爱宜兴、爱紫砂艺术的角度,对当前紫砂壶生产、销售中的一些不好倾向指陈一二:一是从千家私人作坊中拿到的名片中,高级工艺师、工艺师等虚假的职称泛滥成灾,这里获金,那里获银的虚假广告宣传铺天盖地;二是市场流通的紫砂壶张冠李戴,打名家款,签名人印,使赝品充斥;三是质和价严重背离,有些刚显山露水的初出茅庐小子辈,就漫天海侃要钱,几千甚至几万。令人望价止问,入门而却步。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使宜兴的“紫砂中兴”大合唱,降调减韵不少。现我想就“紫砂立市”这个主题提出一些陋见。
一、当务之急,要给紫砂行业立法,加强行业法治管理。规范行业职称评定(要有专门机构,层次级别不能太多),并定期对外公示,以减少职称骗价的经营行为;定期对公布的职称,并根据各产品的品种,工艺精细等,提出市场指导价范围,允许合理浮动。讲究商业诚信,打击蒙骗,坑人行为。
二、加速队伍和技术骨干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应该认识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同样,紫砂壶,不走出仿造名家、仿造他人的怪圈,只能是“安乐死”,创新才是发展的命运。紫砂产品不仅要热销全国,更要走向世界。早在清代康、乾二世,紫砂器就远销英、法、德、比等欧洲国家。从现在的信息、交通、生活水平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紫砂热销国内、走向世界、覆盖世界、赢得世界,应成为发展的定局。
创新也好,走向国际也罢,关键是要紫砂行业是否后继有人,能否创造出与时具进的新品、名品、精品。这就要有数以千记,经过专门学校培养、培训,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成型和美学的结合上,从陶艺人和文化人的结合上,走向设计、制作、篆刻、装饰的新境界、新高度。
为达到此目的,为考虑“挖内邀外,借脑育人”的路子,要创造条件,创办宜兴自己的紫砂艺术学院,开设计之课、制作装饰、世界营销、产品开发、研究等科目,以签约形式,可借省、全国各艺术院校的专家,组成师资队伍;学院可以拖破省界,面向全国招生,走出“自产自销”的老路。经过多年的努力,现有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又会造就一大批高手、尖子的技术骨干。“人是兴业之本”,专家队伍形成之日,就是紫砂中兴之时。
三、加强紫砂艺术的开发和文化研究
要提高紫砂壶产品的艺术品位、历史承载,必须对紫砂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加以挖掘和研究。
为此,要扩大紫砂艺术研究队伍,提高研究水平,利用好研究成果;要有计划地发展紫砂艺术多种形式的文学创作,加强与名家、名人、高官举贾,特别是美术家、书法家的联系和结合,创造机会,设立平台,使他们走进陶艺人的圈子,使名以壶载,壶以名传;要建立一个有陶艺人、藏壶人、营销人、研究人广泛参与的联谊或协会组织,不定期地召开会议,发布新壶广告,藏壶谈经,销售见闻,研究成果报告等。近现代紫砂艺人的创新力作,聘请雕塑大家,陶艺名家,按照原则式样,以尺寸塑造出来,要以名人碑刻,建成宜兴紫砂名人园。(可请著名书法家,将历史上、现代的壶铭,选择代表性的,书写出来进行碑刻)。这个园,最好能毗邻博物馆亦可合二。如能将生于斯的几位大师的纪念馆一并考虑,岂不是锦上添花。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