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26 来源:紫砂之家
从前蜀山四周农村潜洛、上袁、中袁、牛毛圩、西望圩一带,有大量农忙务农、农闲制坯、半耕半工的制陶人家,制作坯件由窑户收购,论件计酬,品种均为日用大壶,如寿星壶、洋桶壶、龙蛋壶、壶底等,以及小茶馆用的贡灯、贡壶类。上等茶壶则为少数巧手制作,均以祖传师承,受雇于窑户,在作坊间制作,或在家中制作特定的制品,如鱼化龙、传炉壶、柿子壶等。
紫砂陶的组织者主要是专业窑户,前店后坊自产自销,雇客师在家制作,或兼收乡坯,或有店在城市、厂在陶乡,也有自己不做专靠收坯烧窑经营的。也有紫砂制作高手自身开让烧窑的,其中有良多是地主从事陶业的。
从辛亥革命至1937年抗日战役全面爆发前,宜兴的陶业出产包括紫砂业缓慢恢复和发展,整个陶区包括紫砂业,其烧造的龙窑从1919年的40余座,增加到1929年的63座,成为这一时期宜兴陶业最盛的一年。
民国4年(1915),缸业公所、私货业公所、黄货同业公所、砂货同业公所、紫砂同业公所、溪业同业公所接踵成立。紫砂陶与其他陶器的销售情况比拟,有较大的自由度。窑户可以与顾客直接交易,而无需通过“牙行”。但价格以“银两”同一规定,所谓“银两”,即什么壶价目为几斤几两,这样定价,可以跟着物价的波动调整斤两的价格。产品除直接销售给来宜兴的苏北帮、安庆帮、山东帮和通过无锡江尖嘴的陶器行中转销售外,窑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又向贸易化经营方式发展,在本地和上海及苏浙皖各大码头,甚至到国外去开行设店。
清末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举办了我国“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其宗旨是为奖励农工,振兴实业。宜兴阳羡陶业公司的紫砂陶器获奖。
1912年前后,宜兴芳桥开明人士周文伯(闻名物理学家周培源的父亲)提倡实业,创办“利用陶业公司”,聘任宜兴川埠上袁村的前秀气才邵咏常为经理,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设公店,扩大经营业务。1915年该公司的一批紫砂产品,包括程寿珍作的“掇球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头等奖。参加该赛会的紫砂壶有署“潜陶”的铭文。该公司于1921年景立“陶工传习所”,招收二十名紫砂艺徒,老师由俞国良、邵云儒担任,其教授教养方式十分严格,常常举行考工比赛,促进学业。
1917年,江苏省议员潘宝坤(蜀山西街人)向江苏省政府提议在蜀山办一个陶业工厂,很快得到批准。省政府拨款十万八千元,成立了“江苏省陶业工厂”。工厂设在蜀山北麓,后称北厂。这是第一家国营陶业工厂,由潘宝西任厂长,徐锦森、汪裕文、邵惠如等分任庶务、窑务、场务等职,名艺人程寿珍、俞国良、范福奎等为技师,以制细货茶壶为主,并对紫砂泥质、泥色以及造型等进行研究和改进;招聘崔克顺写画刻字,还有制作普通茶壶、花盆以及套坯、装烧的师傅。工厂从出产需要出发,还招收了不少艺徒,如彩釉班艺徒陈维平、卢正阳、诸葛勋等,制壶班艺徒冯桂林、陈汉西、束金寿、陈纪全、储腊根(印款储铭)等,花盆班则有史盘大等。陶业工厂创办之初颇有起色,但两三年后,便因潘宝西不善治理而走下坡路。
1931年,“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成立,内设“陶工科”,次年改名“窑业科”。1933年,窑业科与宜兴职业学校脱离,单独建校,称“江苏省宜兴低级陶瓷职业学校”(简称“省宜陶”),并借用原“江苏省陶业工厂”为学校的实习工场。“省宜陶”的首校长为日本东京帝国产业大学毕业的王世杰,聘任吴云根、朱可心等人担任老师兼实验工场技师。此学校一直办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校址在现丁蜀大桥的东桥堍。
20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的一群工贸易家和宜兴的实业界人士,在宜兴、上海、无锡、天津和杭州等城市开设专营陶器的商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汪裕泰与汪庄茶行、吴德盛陶器公司、铁画轩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陈鼎和陶器公司和葛德和陶器公司,以及“福康”、豫丰“等。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