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11-30 来源:紫砂之家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地,是茶的故乡,饮茶之习,古已有之。相传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古称“茶”,由此可知茶在我国古代始于药用。茶不仅其味清香,而且能消暑解毒,理气顺食,提神助思,茶作为日常饮品,成为时尚,有其演变、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专门的器具--茶具。随着不同时代,不同饮茶习俗和方式方法的变化,茶具的形制亦不断有所改变。历代文献记载、绘画作品以及文物实物等等,都为我们今天区分各时期的茶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可以相互印证研究。有关茶具的文献记载很多,文物实物又以陶瓷器物居多。本文收录的中国历代茶具,基本可以贯穿于中国茶具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一) 据目前已知的文献记载,饮茶之习俗始于汉之蜀地和江南一带。汉代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酉甫]已盖藏和“武阳买茶”等记载,证明早于汉代,作为饮料的茶已成为商品进行买卖了。早期饮茶并非如同今日,茶叶常配以姜、葱及其他食物混煮成汤或供药用。煮茶、饮茶因此还没有专用的器具,炊器、饮器多是一物多用,酒具、茶具基本通用,未见有明显的差异。据《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孙皓密赐茶[艹舛]以当酒”,说明三国时期已有以茶代酒来款待客人了。这里收录的青黄釉耳盏,平面作椭圆形,两侧附月形耳,腹较浅,平底,施青黄釉,造型古朴雅致。耳盏又称羽觞,还见有铜制和漆制品,常与托盘一起使用。直口、筒身、平底的青釉盏,内外遍施青釉,常见于江南地区陶瓷器中。以上两器物均为汉代饮器,在茶其未与其他饮具分化出来以前,均可兼作茶具使用。 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化的花具从食器中逐渐分化出来,首先出现了带托盘的青釉茶盏。盏托又称茶船、茶拓子,为承托茶盏,以防烫指之用具。据唐代李匡义《资暇录·茶拓子》记载:“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字“石”换“木”]子承之。即啜而杯倾,及以蜡环[“碟”字“石”换“木”]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焉。”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也有类似之记录。据现有考古资料证明,托始于唐之说不确切。盏托是从托盘发展而来,东汉已有一盘托四至六只耳盏,以后逐渐减少,至东晋已出现一盏一托,南朝时,更普遍生产,成为当时风行的茶具。东晋、南北朝时期的茶盏,有盏与承托以釉相粘连和免盏热烫指,构思巧妙。青釉连托盏,为东晋器物,耳盏和托盘以釉相互粘边,托盘为圆形敞口,浅腹,平底,通体施青釉,造型朴实雅致。青釉盏,托,为南朝器物,盏为直口,深腹,饼足;托为敞口,浅腹,饼足,内外划双勾线莲辨纹,均施青釉,纹饰清清晰自然,造型古朴大方。这时期的茶盏的显著特大多为饼足,底部露胎。虽然此时的茶具种类不多,但为唐宋以后茶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茶具中除上述盏与托外,还有另一种我们常说的“茶壶”,但过去不吊壶,而称为“汽瓶”,是注水的容器。常见的鸡首汤瓶产生于三国末年至两晋时期,以越窑为多见,德清窑等瓷窑均有烧制,它的出现对唐宋以后壶的形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的鸡首汤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口瓶的肩部一侧置鸡首,尖嘴无颈。闭口的流为实心,仅起装饰作用。另一侧塑鸡尾,头尾前后对称。肩部置双系,腹部丰圆,全器宛如伏卧的鸡。器身施青釉,平底露胎。东晋时,瓶身略变大而高。颈部加长,鸡冠加高,鸡嘴由尖而改为圆,中空成管状,作流通入瓶内,鸡首已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装饰。相对的另一侧设圆股形把柄,上端贴于器口,下端连于上腹,肩部两侧置条形系。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又加饰龙头,有的双系平削成桥形,器型优美。到南朝时期,瓶形完全继承东晋的形制,但器腹明显高而丰,口缘成高洗口,颈变得比东晋瘦长,把柄也变粗而高,肩部置对称的平削桥形系,平底露胎,形态从秀美向实用演变。隋代鸡首瓶瓶身更加修长,颈亦细长,洗口增高,鸡首高昂作曲脖打鸣状,形象较前期生动,趋向写实。把柄仍保持南朝时的龙形贴饰,肩部双系出现新的形式,足部微外撇。隋、唐初期,越窑仍生产鸡首汤瓶而不见执瓶,唐中期以后,则多产执瓶,鸡首汤瓶少见。
展开剩余全文
相关学院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经典器型,造型古朴,敦庞周正,刻绘灵动传神。此“坦然…详情》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详情》
夏俊伟,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46年生于江苏省宜兴蜀山…详情》
深夜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急切地说要收藏紫砂壶。估计是宴会刚散真是热情高涨我不禁想起前几天听说的一…详情》
珍藏60系列曼生高韵卢禹舜铭当代著名画家与紫砂壶有什么关系?答:当代很多著名画家都喜欢紫砂文化,热衷…详情》
陈用卿并非明朝万历年间的紫砂壶大师,而是活跃于天启至崇祯年间。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体现其在当时及后…详情》
精品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发展历程 - 公司动态 - 公司荣誉 - 媒体报道 - 全球连锁门店 - 官方顾问验证 - 艺人入驻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