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3-29 来源:紫砂之家
既然已经决定介入紫砂收藏领域,那么是否只要见到紫砂陶真品,就可以收藏呢?非也!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紫砂收藏如同其他艺术品收藏一样,是需要事先精心策划的。策划要解决的是紫砂收藏的战略定位问题,即你将收藏怎样的紫砂陶这一根本性的、事关全局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其意义非同小可。如果具有这种意识,并且解决得好,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以著名画家、当代紫砂收藏家唐云先生为例。唐先生好茗饮,嗜壶艺,历时半个世纪,收藏各种茗壶近百具,在国内外颇享盛名。其中仅“曼生壶”就有匏瓜、箬笠、合欢、石瓢、石瓢提梁、扁壶等8把,朱红色合欢壶与高井栏壶更被笔者认为是“曼生壶”之标准器。唐云自己也以有这8把“曼生壶”而自豪, 曾榜其居为“八壶精舍”,还特请当代著名篆刻家叶潞渊先生刻制“八壶精舍”斋馆印。可以说,唐云先生在紫砂收藏领域的美名,主要得益于这批“曼生壶”。其成功之处,首先是当时紫砂壶收藏的战略定位准确,奠定了胜局。试想,如果唐先生将收藏的重点放在时大彬身上,恐怕再有本事,也不能收到8把之多,能够收到一把真品就是非常幸运的了。又譬如唐先生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曼生壶”上,而是着力收藏其时更容易得手的民国时期的名家作品上,那么即使收藏的数量更多,也不会有如今的名气。所以紫砂收藏也是“思路决定出路”,收藏的策划与战略定位是关键。
也许有的读者会说,目前所见中国大陆地区成功的紫砂收藏家,都是综合收藏的,为什么不能复制成功呢?的确,无论是南京的沙志明、上海的许四海,还是杭州的李长平等,都是各种紫砂门类、各个时期的紫砂陶器全收藏的。但是时代不同了,他们那时赖以成功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了。沙先生们开始收藏紫砂器均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其时国内收藏紫砂器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市面上各朝代的紫砂器都能见到,且价格也不贵。如上海壶具博物馆许四海先生1983年曾以50元钱从上海五原路地摊上购得明末惠孟臣制朱泥柚子壶。该壶形体浑朴精致,刻铭酷似唐代褚遂良,堪称朱泥壶中之精品。虽然其时50元钱可能相当于许先生1个月的工资,但是现在你以1个月的工资收入,就算5000元吧,能够买到像惠氏柚子壶那样的紫砂茗壶吗?恐怕5万元也不一定买得到了。如今明代大名家的紫砂陶市面上早已是凤毛麟角,即使有幸遭遇,其价位也一定会高得令人咋舌了。今非昔比,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条件,别人成功的途径还有复制的可能与必要吗?
在当前紫砂收藏市场的条件下,作为藏品资源有限、资金有限、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的一般紫砂收藏爱好者,重蹈沙先生们30年前的收藏方法之复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因此必须蹊径独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专题收藏之路,才相对容易成功。
中国有一句老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紫砂专题收藏的优点,就在于可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成功的概率相对比较大一些。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