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0-14 来源:紫砂之家
笔者日常所用最多的紫砂壶,是一把丁酉(1957年)的茄段壶。茄段壶,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若要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现力,须使用特级紫茄泥,由高手倾力制作。 这把壶做工近乎完美,造型比例、效果处理都体现了作者不凡的制壶功力。以茄蒂为壶纽,生动有趣;气度饱满,将张力处理在欲破不破之间;流、把的呼应自然顺畅,静动如一。壶面充分表现出紫砂的种种优越属性,色泽暗淡沉朴,如紫水晶深邃,如古玉温润。此壶无作者款,留下了一个迷,但是,无疑是50年代几位制壶大家的作品。由咸仲英刻饰,一面是清秀古朴的汉隶,一面是苍劲浑雄的梅干。
咸仲英,1940年出生,号冰心,中国江苏省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艺术上书攻秦篆,隶入邓石如法帖,擅长陶刻,作品既继承传统又刻意求新,因质地不同而刀法有别,因器形与泥色之相异而设计不同,使形、神、意融为一体,拙中生巧。笔者此壶是咸仲英18岁时的陶刻作品,超越其年龄的艺术感悟,反映了他在刻绘上的天分。
我多用这把壶,一方面因为其“泥料好”,泡茶效果佳,更因为它的铭文会时时给我提示:“虚怀若谷,温其如玉”。这个铭文,切壶,切泥,发人静思。
壶中空,有可容纳性,恰似虚怀。《老子》:“古之善为士者,……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后因此以“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
日本高僧白隐禅师,一次接见一位满腹经纶、自视甚高的学者。耐心地倾听他的高论,一面为他执壶斟茶,清茶已斟满,并由杯口向外溢,弄湿了茶几。学者立即说:“禅师,茶已满出来了!” 禅师慈和地微笑着,像是自语道:“啊,茶满出来了,再也装不进了。”那位聪慧的学者立刻领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顿改先前骄傲自满的态度,虚心求教,终于受益匪浅。
空,是一个求学的人始终要保持的。比如钟鼓,若不中空,岂有巨大的回响?中华文化“虚心静虑”,雄浑浩瀚,中空哲学代表的不只是虚无,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和慈悲,中空才能包容、接纳。手持茶壶,神思高远,慢慢接近这样的体悟。
这把壶的泥料是最纯正的原矿紫泥,精细温润,摄氏1150度的高温之后,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壶盖与壶身碰合时,暗发金玉之声,令人抚玩不舍。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玉石怀有深深的敬畏和崇拜,以及难以割舍的喜爱。中国人还把玉和君子之风联系在一起,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易经》第十五卦中有“谦谦君子”。
这是因为,玉的光芒凛于内而非形于外,不露锋芒,不事张扬,无大悲大喜,无偏执激狂,恰似谦谦君子雍容自若的神采。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借乾隆送陈家洛佩玉上的刻字,道出自己人生特别推崇的境界,“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虚怀若谷,温其如玉”,闲坐独饮,读斯文也,如醍醐灌顶,顿收自满自得之心,力追谦谦君子之风。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