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08 来源:紫砂之家
由于四方传炉壶出现的频率在清末民初较为密集。所以擅制四方传炉壶的高手亦多产生于此一时期,如俞国良、李宝珍、冯桂林、汪宝根及吴云根等均有佳作传世,其中又以俞国良堪称个中高手。他生于1853年,其制作技艺十分精巧细腻,且不喜拘泥于既有形式,常凭巧思将旧制加以修改而产生另一番意趣,吴大澄便常延聘他代为制壶。当时的紫砂陶手普遍认为传炉壶最为难做,但俞国良所制传炉壶不但匀挺有力,气势浑成,甚至曾以传炉壶参加1927年巴拿马国际赛会和1932年芝加哥博览会,并和程寿珍的掇球壶同时获奖,首创紫砂陶器在国际赛会获奖的先声。现今宜兴紫砂工艺厂藏有一件俞国良以罕有的大红袍泥制成的传炉壶,此器泥色光润,朱红鉴人,火度极佳,堪称为俞国良的代表性传器。
李宝珍,清末民初人,善搏砂壶,遗器以传炉壶较为常见,风格以精巧见长。多于盖内落“宝珍”二字楷书阳文长方印,壶底落“李宝珍制”四字篆字阳文方印。
冯桂林,清末民初人,是个相当多产的陶手,可谓“年无一日歇,日无一刻闲”,擅制各款茗壶,所制传炉壶气度大方。常用二枚“桂林”阳文篆字方印,由于曾在吴德盛陶器公司供职,所以有些制器底款均钤有“金鼎商标”图章。
汪宝根,清末民初人,工于制壶,观其遗器,自有一番甜美圆润之风。常于盖内落有“宝根”二字阳文篆字方印,上方落一枚“汪”字楷书小方印,部份作品则有“旭斋”二字阳文方印,篆法极佳,应系出自名家刀下。
吴云根,1892~1962年,字芝莱,是现代著名的制壶高手,特别擅长于紫砂塑器的制作,制器风格朴实稳重,光润内蕴。常于盖内钤上“云根”二字阳文篆字方印,或盖“芝莱”楷字长方印及“芝莱”篆字长方印。壶底用印则有“吴云根制”篆字方印、“吴芝莱造”楷书方印,另于铁画轩供职时,制器则加落“铁画轩制”篆书方印。
当代的四方传炉壶制作相当少见,或许是陶手觉得此为传统壶式,造型上较无新意,又或是其成型不易,制作旷日费时,不如其它器形讨好。本文收录了曹婉芬、李碧芳及陈国良的传炉制器,前两者俱为较早期的作品,或许是出自闺秀之手,所以在气势上较缺乏传炉壶应有的浑厚气魄。
反倒是近几年迭出新款的陈国良,在去年所制作的“灵玉式传炉壶”让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此器一反传统“以方寓圆”的基本架构,改采“以圆寓方”的设计原则,全器上自壶钮,下到底足,无一不是浑圆蓄劲,倍增温润。若说传统传炉为“四脚猪”的话,那此壶或可谓之“迷你猪”。由此可见传统形制固然是先辈遗产,但若不能另出新意,老是因循反复,必将被淹没于紫砂的潮汐中;反之,如能反刍前人智慧,消化之后再赋予全新的时代风格,必能为今日紫砂再写新页,亦将无愧于紫艺先辈。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