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07 来源: http://www.zisha.com
鲁迅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功夫,其次练出来的是特别感觉。”这中间重要的一环就是喝茶用的器皿。紫砂壶因其自身的材质特点,表现出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它艺于民生利用中文韵墨意,于大俗中见大雅,正可谓“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郑州四海壶具博物馆
走进郑州四海壶具博物馆就仿佛走进了紫砂壶的历史缩影,形状各异的紫砂壶依次陈列在展柜中,静静诉说着千年的文化。今天就让郑州四海壶具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斌强带我们走进紫砂的世界。
1、紫砂壶的起源最早能追溯到什么时候?
李馆长:这得从明朝的龚春说起,龚春是明代学宪吴颐山的家童,经常和吴颐山一起去金沙寺,龚春看到和尚们制陶,就把一些操作要领记在心中,但寺中和尚看他年幼,不让他触摸陶泥。龚春发现这些制陶和尚的洗手缸底沉积了厚厚的一层泥,就暗暗地将缸底的那些沉泥收集起来,翻来覆去地打、捏,终于熟练地掌握了一手精湛的制壶技术。并改变“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制成壶样”的方式,首创用泥片回合壶身的方法(此成型方法,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做成了今天紫砂茶壶,开创了宜兴茶壶从单纯日用到艺术陈设紫砂的新天地。因此龚春也被后人称为“紫砂壶的鼻祖”。
另外,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的一把提梁壶,根据同时出土的砖刻墓志纪年推断是明朝嘉靖十二年的,1533年,这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一把紫砂壶,所以紫砂壶的起源最早能追溯到明代。当然,随着新的考古发现和相关史料研究,紫砂壶的起源可能会更久远一些。
2、提到紫砂文化不能不提茶文化,您认为在紫砂文化与茶文化之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
李馆长:“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紫砂独特的双气孔透气结构和丰富的艺术价值能够满足国人对“茶器一体”、“天人合一”的追求,这也是紫砂壶被世人认可的重要原因。紫砂壶和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紫砂文化是陶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紫砂文化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当然,紫砂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茶文化的发展。据我所知,有些茶友就是因为喜欢壶才喜欢上了茶。
3、紫砂壶的原料是被称为“五色土”的紫砂泥,而若要使之成器,人们都说必须是创作者心灵与紫砂泥的结合,您怎么看?
李馆长:创作一把紫砂壶是需要很多道工序的,一把壶从泥料的开采锤炼到壶型的构思,再到制作成器至少需要数十天的时间,而有些大师的作品这个过程需要数年的时间,创作这个过程就是作者的艺术情感和紫砂泥相融合的过程。所以说,每一把好的紫砂壶都是作者艺术情感的表达,都是有灵性的,而我们养壶,就是为了唤醒紫砂壶的灵性,和作者的艺术情感进行沟通。
4、真正的收藏应该是收藏文化,您是怎样理解紫砂壶这种艺术形式的文化内涵?
李馆长:相对于陶瓷、字画等其它收藏品来讲,紫砂壶收藏的文化内涵会更丰富一些。因为,收藏紫砂壶首先是收藏了陶文化,其次是收藏了茶文化,另外我们知道一些紫砂壶上边还有陶刻,书法、绘画和金石,这就收藏了书画文化和篆刻文化。最重要的一点是紫砂壶要养和用。而养壶用壶的过程,也是和壶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自我心灵升华、自我成长的过程,我认为,这也是收藏自我人生的一种文化。
5、判断一把壶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在您眼中,什么样的紫砂壶才能称之为一把好壶?
李馆长: 判断一把好壶主要从料、形、工、款、用五个方面来讲。首先是看“料”,“料”是紫砂壶价值的根本所在。紫砂壶具有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陈茶不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经得起温度冷热巨变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源于紫砂泥独具的双透气孔结构。所以,判断一把壶的优劣首先看的就是泥料。其次是看“形”,“形”是制壶者思想的体现,简单来说“形”就是看这把壶的“精、气、神”怎么样。第三是看“工”,“工”是紫砂壶价值的灵魂所在,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外,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一定要交代清楚、流畅。在整体上,紫砂壶形态端正,无别扭之处;在细节上紫砂壶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须则须,当毛则毛。第四是看“款”,也就是看镌刻在紫砂壶上的诗词书画及印款,好的镌刻甚至是出自名人之手的镌刻,会大大提升紫砂壶的艺术性和收藏性。最后是看“用”,紫砂壶是要来用的,所以要看使用起来怎么样,这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等方面。
我“玩壶”这么多年,现在看壶主要是看缘分,也就是“壶缘”,凭我的感觉,符合以上的标准,看着舒服,感觉有缘就是一把所谓的好壶。
6、博物馆内收藏了很多不同的紫砂壶,可以向我们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紫砂作品吗?
李馆长:郑州四海壶具博物馆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一家以紫砂文化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我们的藏品件件都是珍品也很有代表性。
比如馆内收藏有一把明朝的官帽壶,是博物馆藏品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把壶,器型大,颗粒感强,古朴大气,具有典型的明代紫砂特征。
明朝的官帽壶
清朝陈鸣远回纹提梁壶,做工细腻,构思巧妙,小巧精致,陈鸣远是花货宗师,是继时大彬后的又一制壶大师,当时就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为紫砂的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
回纹提梁壶
再个就是顾景舟老先生的扁鼓壶,砂泥温润,手感极佳,整器比例协调,拿捏舒适,简练之中彰显大家的风范。
扁鼓壶
还有我们的镇馆之宝——大亨仿古壶,邵大亨是继陈鸣远后的一代宗匠,年少成名,秉性刚烈。他不畏权贵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可见当时他的壶艺声誉之高。他的仿古壶,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砂泥纯正滋润,通身手感极佳,抚之如婴儿肌肤,非常舒服,也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邵大亨仿古壶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