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2-29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曲壶”
“蜀山林语”
在与紫砂艺术大师们交流的时候,回忆起新中国的紫砂艺术史,他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提及与著名教授张守智解不开的渊源。张守智作为新中国紫砂艺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推动者,在紫砂人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威望。他在教学上的孜孜不倦,在艺术上的上下求索,在设计上的激情勃发,都引领着紫砂人向融汇古今、勇于创新、超越自我的目标不断前进,开一代紫砂艺术创作的新风……
新中国首批陶瓷人才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国陶瓷业工业化生产刚刚起步,陶瓷教育远远跟不上整个行业发展的需求。1950年,北平国立艺专经国家批准转为中央美术学院,1951年,张守智以第一批学生的身份入学。与他同一年入学的学生当中,一共有4个名额分配给了陶瓷专业,张守智正是这4人当中的一名。据张守智回忆,当年的这4名同学毕业后,一位去了景德镇筹建景德镇陶瓷学院,一位分配到了轻工部,他自己则和另一位同学留校做了教学,继续为国家培养陶瓷专业人才。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陶瓷专业人才,他们走上不同的岗位,为中国陶瓷的发展开枝散叶,也是他们为整个陶瓷行业播下了第一批新思维的种子。
为了进一步扩大陶瓷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张守智留校以后,一边做教学,一边配合院校筹备中央工艺美院的建设,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正式成立,从其成立到1966年之间,每一届大约毕业15个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或者是负责一个省的陶瓷工作,或者是从事科研设计工作,基本上去不了生产第一线。可是当时正是全国陶瓷生产恢复的重要时期,靠本科生根本解决不了生产第一线设计人才的供应需求,怎么办?1959年,由轻工部和中央工艺美院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陶瓷培训班,全国各产区按照名额分配。宜兴紫砂厂将仅有的一个名额给了当时技艺水平很有代表性的高海庚。高海庚在培训班结束后回到紫砂厂,创新设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许多新的设计投产得到了顾景舟的好评和市场的认可。
也正是从这一次培训班开始,张守智真正地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
画遍故宫历史藏壶
1962-1965年之间,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所里多了张年轻的面孔。张守智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把故宫博物院明清两代收藏的紫砂壶从库里调出来,测量、绘图。在这3年里,他把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美术学院陶艺工作室、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及著名画家唐云所藏历代经典的500多把壶逐一测绘,通过注水确定容量,再从功能、水流情况、结构处理、铭文、底款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总结规律。
最初,张守智这样做完全是为完成学院布置的课题,而非出于自己的喜欢。通过3年的测绘,枯燥的绘图变得有趣起来,他渐渐地发现了传统紫砂的精华,当他从历史上这500把壶当中总结出了形体、线条、空间和实体关系的设计规律,并找出一些美的共性的规律时,他对紫砂造型的设计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来再给产地举办培训班,张守智就结合自己对历史器型的认识给学员讲解造型中的奥妙,并结合这样的规律把握传统经典器型的神韵所在。
从事紫砂教学一生,张守智有一个最主要的思想,是“不能师古不化”。老一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作了不同的经典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紫砂如何能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营养,并根据这个时代人们精神、审美上的爱好创作精品呢?他认为,关键的一点是要热爱生活,才能发现这个时代的特质,才能创作出符合这种特质的作品。
仿生蜗牛出“曲壶”
张守智对于新中国紫砂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曲壶”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是一次到龙泉途中的中转,张守智住在宜兴紫砂厂,等待龙泉青瓷厂的车。因为路上车坏了,本来定好早晨4点钟出发,结果一直没来。张守智就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突然灵感大发,想到了蜗牛的曲线,动笔设计。不到8点,一个设计草样出来了。正是这个草样,打动了汪寅仙,她准备依样而做。
当时正是春节前夕,张守智对汪寅仙说,“你不要着急,等春节后我们好好地打样”。张守智这样说是有原因的,从图纸到打样是一个把设计变成实体的过程,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把握不当就会变形,何况“曲壶”用的是渐开线造型,打样的过程非常不好把握。
春节后再回来,已经是3个月以后,张守智和汪寅仙才开始“曲壶”的打样,经过无数次试验,“曲壶”才得以问世。现在大家看到的“曲壶”简练质朴,大美无言,正是两位大师的心血之作。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