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12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壶自问世以来,即与书画名家结下不解之缘。紫砂壶以其优异材质和独特功能,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茶具,也成为士大夫们的掌上新宠。书画名家们以各自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间接或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之中,而将紫砂壶这一普通的茶具,提升到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艺术品位;既能够把握赏玩,又可以珍藏的艺术品。书画名家与紫砂文化的联姻,自明清到现代,绵延至今而不绝,名人、名壶交相辉映。
周钧林,1966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酷爱书画,痴迷紫砂艺术。80年代初即与五色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紫砂艺术,其间曾得到多位前辈的提携和大师的指导,可谓获益匪浅。近年来更是令人钦羡,在紫砂壶、紫砂雕塑的创作上,有幸得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诸多教授的具体指导,其技大进。与茶界高人于观亭等前辈结缘,在茶文化与紫砂艺术如何有机结合上产生了颇多体悟,加之平时常与著名书法家张乃田教授促膝切磋、谈天说地,思路更加敏捷,眼界更加开阔,技艺突飞猛进,从多方面来开拓紫砂壶的表现力,尤其侧重于将自己的书法与紫砂壶结合起来。周钧林认为,书法不但要在视觉效果上创造神奇,拓展传统审美境界,同时要以当代文化内涵表达新的审美感觉。构成作品现代感与现代性的并不只限于作品形式,而主要是看书法家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主体观念与当代人文精神。书法为社会精神资源之一,陶冶性灵、抒发情意,提升精神导向功能作用仍为首要。若以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视野,不仅可以从经典作品中,亦能从民间实用器物中,包括仰韶陶文符号、崖画图腾符号、甲骨文、金文、汉简、汉魏碑版到晋唐以降至今的书法宝库中,努力在较深的层面上去追寻精髓与奥妙之所在。各种不同属性的材质是不同风格作品的载体,显现出不同韵味。硬质媒材与软质媒材产生的是不同的量感、质感效果,或金声玉振,或飘逸自由,或顶天立地,或气贯长虹,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中国书法艺术特色。运用当代所提供的各种有效媒材,为书法表现提供多种可能性,才有书法艺术表现的多样化。紫砂是好大一片天地。周钧林近两年将主要精力投放于此,不断开拓。
紫砂壶属于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尘脱俗”的意境,应属茶道无疑。紫砂壶的鼎盛时期出现在明末,与江南文人雅士的审美品位联系紧密。紫砂壶特有的文人气质令人为之着迷。烧制工艺有相当高的要求,而在审美上对器型精巧程度要求更高,甚至可以说是无止境的,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外形上的流、把、钮、盖、肩、腹等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流畅、清雅,尚须审视“泥、形、款、功”四方面的艺术水准。“泥”,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的优越性。壶只优劣首在用泥品质。“形”即壶之形象,造型千姿百态,具有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形,汇集了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说。“古拙素雅”与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造型考量应以表现“古拙”为首选。“款”,款识,不同于一般作品的自属图章戳记式的格局,乃是为壶艺增添韵致格调,与书画艺术同传。文字款语更有讲究,不能随随便便,落款相当于签名,表明创作所有权。题款可以写一个题目,一行自己想说的话,或一首诗、一段散文。这是门大学问,要有多方面修养。题字内容可以见景生情、抒发胸怀,或引导赏壶者以此为契机,生发开去,另拓天地,感念历史浩荡或人生哲理。同时还要考虑到字体形式、内容和风格等,位置也要恰到好处,要求字与画面统一、和谐,增加形式美。在紫砂壶发展的数百年时间里,对于艺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紫砂壶实际上是与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基于这种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当前周钧林已成为一个精通紫砂艺术创作、书画创作的职业艺术家,其紫砂壶、紫砂雕塑、陶刻作品在博览会上频频获奖,国内外众博物馆、艺术馆亦争相收藏。紫砂作品系列被中国茶文化研究会指定为专用礼品,2005年被评为宜兴当代陶艺名家,编录《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2006年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电视台做了专题访谈与报道,周钧林被江苏助残基金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7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暖2007青艾工程”大型公益活动;2008年参加陶瓷行业协会举办的“金旺佰式杯”陶瓷作品《十八罗汉》荣获银奖,应邀参加全国劳动英模五一座谈会暨奥运倒计时100天庆典,授予全国劳动英模的光荣称号;2009年在首届中国紫砂原创专利作品评比活动中《长方提梁》荣获一等奖,原创紫砂壶《四平八稳》《长方提梁》获得国家专利;他现在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以书法表现紫砂陶艺作品的共性与个性,形成了紫砂艺术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以书法作为紫砂陶艺饰样的主体,又可以实现书法的广泛性、多样性,要求艺术家的视野不断扩大,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中国古代文人,往往是多才多艺的兼能者,诗、书、画、印合一也就成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合一,也是文化精神上的大同,是传统文化魅力之所在。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