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05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宜兴邵氏家族世代制壶,最著名的大师当属清道光、咸丰年间的邵大亨。邵大亨制壶以古朴见长,在当时就被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手艺传至邵顺生这里,已是第六代。
邵顺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1955年生于江苏省宜兴丁蜀镇上袁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名“紫砂村”),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的第六代传人。
邵顺生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被誉为宜兴紫砂方器高手,是中国紫砂十大名家之方壶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宜兴紫砂研究会理事、中国宜兴紫砂艺术馆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大亨陶斋主人。
多年来,邵顺生谨守每日制壶的规仪,坚持每把壶都由自己亲手塑造、煅烧完成。坊间有故事说:一日,邵顺生在外地一个紫砂壶展览会上认识了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谁知那人说:“邵老师,其实我多次去你的工作室,但每次都见你埋首专心制壶,不忍打扰,所以相见不相识。”
当一道制壶工序完成,邵顺生手托半成品,边欣赏、边讲解一番后,他起身从泥墩边移位到茶桌前,用潇洒的动作为我们泡起茶来。一壶茗茶,沧桑有韵,却又深厚旷达。丁蜀一路走来,几乎家家都喝红茶,唯独在邵顺生这里,换了滋味。
一杯茶入喉,邵顺生跟我们谈起了壶:“我爱制方壶,最开始跟我的经历有关。都知道方壶难制,难就难在严丝合缝,而我曾经做过木匠,对线条、平面和角度的精准把握就有了优势。到后面,我制壶有了更多的感悟,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我的方壶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纯粹的方,而追求刚中带柔、方中带圆。”
卲顺生认为:紫砂追求的是造型艺术的人文精神,工艺是紫砂的灵魂,紫砂材料是它的本质,大家现在都纠结在紫砂壶的手工上,过分追求所谓纯手工或半手工,其实意义不大,“好紫砂壶,要我说,就是要原料的精湛、工艺的精绝、造型的端庄、内敛的气质。说到底,就是艺人的创作态度,把壶看成是艺术创作才能出效果,否则就只是茶器而已。”
所以,“大巧若拙”在卲顺生创作的方壶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的作品无一例外,于古拙中透老辣的意味。“做一百个烂壶不如做一个好壶”,卲顺生说,这是在他少年时期,一个造壶的亲戚教导他的,这么多年来,无论紫砂市场如何翻云覆雨,他却一直默默恪守。
卲顺生认为,紫砂艺术家要注意个人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这是艺术家的生命之所在。他说,没有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是不可能成为传世之作的,一味地摹仿和照搬是不可取的。艺术之路取法无际,上承古法、下启新风。在紫砂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独辟蹊径,自创一家,逐步积累和创作自己独特的紫砂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个人的艺术风格。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